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
2023年,我省日均原煤产量达40万吨以上,煤炭能源安全“压舱石”作用充分彰显。
以龙头为牵引,我省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打造了省内首家资产超千亿的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聚力“煤电气化”保供。
省内多个煤化工重大项目加快上马,串珠成链、延链强链成为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力抓手。
…………
作为长江以南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省份,贵州全力推进“富矿精开”,努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建设全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以煤为基延链
近日,在织金县茶店乡磨大村中国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聚乙醇酸)项目现场,中国石化贵州能化公司项目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体场平和边坡支护结束施工后,项目正抢抓工期推进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新增拉动织金县400万吨/年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
有“煤海磷都”美誉的织金,世界PGA领域产能和投资额之最的项目就此投建,翻开了我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崭新一页。
煤炭历经开采、精洗、运输、磨洗、气化、转化等加工环节,最终被制成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PGA,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韧性与潜力将实现倍增。
产业链合作如火如荼,离不开产业源头保供。
地面集控室的工作人员启动操作键后,矿井里的智能化采煤机随即飞速运转,高效割煤,2023年前11月,生产原煤107.6万吨,营收6.8亿元,创建矿以来新高;改造升级智能掘进机,井下扩能添“利器”,助力矿井2023年岩巷进尺完成15671.7米,取得历史性突破……
产业发展“大浪淘沙”,贵州豫能集团新田煤矿依托“智改数转”,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跑出新胜势,也折射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贵州煤炭保有资源储量799.84亿吨,位列全国第5位,立足煤炭“富矿”必须“精开”,我省深化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产煤矿产能2.5亿吨,原煤产量1.8亿吨。
以煤为媒耦合
2023年12月21日,贵州能源集团总投资198亿元的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落地六盘水市水城区,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焦炉煤气制天然气(SNG)项目、配套800万吨/年铁路货场专用线项目和2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将在此拔地而起。
“我们保障电煤供应的同时,在精深加工上发力,着重推进建设煤焦化及相关苯加氢、LNG等循环经济产业。”贵州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对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对化工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将助力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我省加快形成一批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间的耦合度。
福泉市马场坪工业园区,在瓮福集团旗下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在1400℃气化炉高温加热后,气化为一氧化碳,在变换炉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生成了氢,氢元素进入液氮洗装置、合成气压缩机并持续反应后产出液氨,最后氨与磷酸经过系列单元的转化、耦合,制成了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该公司磷煤一体化耦合发展模式,为我省煤炭资源从燃料到原料的化工利用,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线。
当前,煤基多联产,已在省内多地铺开。不久前,位于六枝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焦炉点火成功,点火烘炉也“点燃”项目向下延展的“引线”。
这一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以煤焦化为引擎,每年产出优质冶金焦380万吨,同时联动高纯氢、LNG、合成氨、液态二氧化碳等精深加工装置,并向下游布局硝基复合肥、煤焦油精深加工、苯加氢、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年产值达200亿元。
按照相关规划,贵州还将持续鼓励跨行业、跨地区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大力推动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氟化工等产业的共生耦合,延伸产业链。
力争到2025年,全省煤化工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新型煤化工产品比重提升到50%以上,煤制烯烃、乙二醇及后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
以煤为底增绿
产业的低碳循环发展,让我省煤化工底色由“黑”变“绿”。
盘州市大山镇,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推动着我省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一国内首台套以燃烧无烟煤为主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具备高参数、高效率、高节水和超超临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等特点,可年均节约标煤约3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万吨。
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我省明确到2025年,全省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力争达到305克标准煤/千瓦时;到2030年,火电机组供电煤耗进一步降低。
盘州市柏果镇,国家级“绿色工厂”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9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衍生出20多种化工原料,更有效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把煤炭及副产“吃干榨尽”。
该公司还利用煤焦化工业副产品焦炉煤气,建成全省第一个制氢工厂,生产的高纯度氢气可供当地氢能公交车使用。
以黔西经开区、织金经开区、兴仁经开区、盘北经开区、娄山关经开区、六枝经开区为支撑,产业化集群把单体项目、单个企业绿色发展的势头聚合为强劲势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过去“傻大黑粗”的煤炭产业,如今含金量足、含绿量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煤化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步伐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