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赵珊珊
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走入展厅,在“秦汉经略 始设郡县”小单元内,来自东汉时期的两辆铜车马隔空对望,首次联袂亮相,成为整个展览的一大亮点,收获满满人气,吸引不少观众纷纷打卡合影。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介绍,这两辆分别从黔西南兴义和兴仁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也是在近2000年后首次“会师”联袂展出。
两辆东汉铜车马,一辆为辎车,一辆为轺车。
东汉铜车马(辎车)是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兴义万屯8号墓,整件文物由马与车两部分组成,所用构件多达200个以上,全长1.12米,高0.88米。“马的部分由头、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姿态昂首翘尾,三足站立,一足腾空,昂首欲奔;车的部分由驾马、轮与轴、车厢与篷盖三部分组成。车棚卷曲成U形,车后装饰着镂空的花板,车厢上不仅有席纹,还有云纹。”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何娇娇介绍,铜车马由青铜制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良装备和组织。
与辎车相望的东汉铜车马(轺车),1987年在兴仁市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分段砂模空心浇铸,采用镶嵌、子母扣衔接、销栓固定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整件东汉铜车马通高1.16米,长0.85米。由头、耳、颈、身、尾、腿共11个部位组成。马姿呈直躯、昂首、嘶鸣状。铜车由驾马、轮轴、车舆三部分构成。高0.76米,宽1.08米。车輢较低,四面敞露。
“在过去,轺车的意思是遥望、遥远,所以专家推测它早期是一辆征战沙场的战车,到了后期也作为男士乘坐的交通工具。”何娇娇说,目前学界多数认为轺车是由一般官吏乘坐,通常只用一匹马拉,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公务用车。
两件国宝级文物相对望,让跟随父母来观展的初中生张爱檬印象深刻。
“这种展览方式很特别,也是我第一次同时看到两辆铜车马,在同一个环境下对视,脑海里好像已经有它们‘对话’的声音了,想去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仿佛也看到了那个朝代的影子,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张爱檬说。
近年来,东汉铜车马的复制件已被我国外交部等机构多次选中,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生动完美的造型和精湛的铸造工艺,成为国内外文物界、史学界和艺术界的“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