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乡村:卖出土特产 网购新鲜货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张浪

春节前夕,又是一年土特产出山的旺销季。2月4日,在赤水市旺隆镇乡村振兴服务站,袁图会正和工作人员核定春节年货订单,“苕粉、笋类、菌类走得特别好,按照客户需求用精品包装盒搭配农特产品,送礼大方又实用。”

赤水青山绿水,物产丰富,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旺隆镇探索实施“党建+乡村振兴服务站+村集体经济+群众”模式,培养“新农人”,把更多土特产送上云端,拓宽销路。

袁图会便是其中之一。她是旺隆镇红花村党支部书记,协助管理旺隆镇乡村振兴服务站。从事电商6年来,从最初的代买代卖发展至今,她线上通过小程序引流,用微信、朋友圈加大宣传,线下通过门店辅助铺货、统一销售,让更多土特产卖得俏。

土特产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除了良好的销售渠道,更要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生态产品。

“你看!这个玉兰片都快卖完了,价格很不错,每斤160元左右。”袁图会说的玉兰片,是用赤水冬笋烤制而成的一道舌尖美味。因为品质佳,每年鲜冬笋一上市,玉兰片的订单源源不断。

“群众的竹笋、竹荪等农特产种得好,我们就要努力让赤水的好味道飘香全国。”袁图会说,在镇政府的引领下,乡村振兴服务站积极开拓市场,搭乘东西部协作列车,让赤水的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销往各地。

如今,赤水市从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谈及今年发展规划,袁图会信心满满,要探索共建东西部农产品及供应链贸易平台,以消费协作为纽带,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保证品质促发展。

这头土特产出山,那头消费品入村。春节将至,村民们通过电商快递,购买衣服、美食、鲜果、鲜花等消费品,装点一新过新年。

2月4日,在赤水市旺隆镇交邮融合综合服务站里,投递员明方兵分拣快递,按要求放置,方便村民有序来取。稍远一些的村的快递,明方兵则会分时间段,将快递送到村里的分站点。

今年春节不打烊,明方兵要打包、塑封、贴单号……让年货大礼包按时送达。

“春节前真的忙!有六七百件快递等着呢。”45岁的明方兵,从业12年了。“变化大!以前每个月100多个包裹,现在一个月1万多个。特别是送快递的路更通畅了。”

胜丰村村民简俊勤,是村里收取快递的服务点负责人。现在,每个月村里都有100多个快递。线上购物方便,村里也能和城里一样收取快递。她说,网上看到什么合适的、好吃的东西,娃儿也帮忙买,“快递进村太方便了”。

“我们不仅把村里的农特产品卖出去,也收到各地的新鲜货。”忙个不停的明方兵说。虽然春节不清闲,但看着村民们越来越美好的生活,他自己也乐呵。

--> 2024-02-08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张浪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376.html 1 乡村:卖出土特产 网购新鲜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