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翟清娇 记者 安通)“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群众对本村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谈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带来的变化,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委会副主任黄福感慨。
自2021年以来,黔南州先后开展7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该州从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红色文化、提升治理效能、壮大集体经济等多个维度发力,着力提升红色村庄外在“颜值”、丰富红色村庄内在“气质”,切实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期间,除了做好红色遗址修缮、挖掘红色故事、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外,各试点因地制宜成立组管委,形成“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铁三角”,通过“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倡导文明乡风,并将有关红色基因传承的行为准则纳入村规民约,逐步形成村民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
打好红色牌,念好绿色经。作为邓恩铭故居所在地的荔波县水浦村,探索“红色文化研学+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康养旅游”多元发展路径,打造农耕体验园、果蔬观光农场等体验基地,以“红色旅游”“绿色产业”促增产增收;瓮安下司社区则整合资金集中发展以智能停车场、农特超市、移动商铺、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实体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目前,瓮安县猴场镇下司社区、荔波县玉屏街道水浦村和黎明关乡板寨村、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已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举、重在运营”逐步转变;福泉市仙桥乡大花水村、瓮安县江界河镇渡江社区、独山县麻万镇麻抹社区作为第三轮试点正在规划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