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飞
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为理论宣讲下基层实践指明了政治方向。近年来,省社科联采用灵活多样的社会科学普及形式,努力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理论宣讲下基层方式要“新”。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喜欢听、能听懂的大白话讲党的创新理论是理论宣讲下基层取得实效的关键。省社科联在理论下基层工作中,运用“理论宣传二人讲”新方式,即:1名专家学者讲理论+1名先进典型讲实践“1+1”二人互动宣讲形式,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为丰富这一创新方式,推动制定《“理论宣传二人讲”模块化操作指南》,从把牢定位、确定主题、组建队伍、精心备课、提前试讲、现场宣讲、加强传播、效果评价等8个方面对“理论宣传二人讲”进行模块化设计。围绕每个宣讲主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准备宣讲提纲,把政治话语、政策文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让听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宣讲过程中,用文字、图片、图表、视频、音乐配合宣讲,动情处还激情歌唱,把讲理论与讲实践相结合,讲故事与讲道理相融通,台上台下互动,让听众产生心灵共鸣,收到良好的宣传普及效果。
理论宣讲下基层内容要“实”。理论内容是核心。关键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出时代味道、讲出百姓味道,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社科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细化成若干个小切口选题,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普及题库;围绕每个选题广泛收集整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践案例、图片和视频,广泛收集具有时代价值的历史故事,建立备课资料库,推动理论宣讲下基层宣讲资源共享。目前已推动在基层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工厂工人、村居群众中开展10000余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普及活动。做到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印证大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感恩奋进的氛围更加浓厚。
理论宣讲下基层范围要“广”。既要加强线下,更要关注线上,要不断扩大“下”的范围。近年来,省社科联线下理论下基层工作以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为抓手,把百姓讲坛、社科普及基地、社科普及周活动、社科理论进基层“五讲一送”等办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身边,实现春风化雨,浸润人心。线上打造“百姓社科”小程序,开辟“天天学”“加加油”“听听课”“答答题”“学学谚”“逛逛馆”等多个百姓社科栏目,录制上线社科普及短视频,努力打造掌上“理论下基层”宣传普及平台。
理论宣讲下基层工作要“常”。要在常态化推动和坚持不懈下功夫。省社科联全力推动乡(镇、街道)和村(居)常态化开展理论武装工作,积极推动组建“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先进典型”“村(居)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宣讲队伍,打造两支常驻群众身边、永不走的宣讲队,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努力把“社科普及基地”向基层延伸,推动基层建立“新时代百姓讲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新科普工程”试验点建设,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整合,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宣传普及制度,让理论宣讲下基层成为常态化。
理论下基层关键在“下”。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就是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工坊车间,才能走进群众心里。社科理论进基层“五讲一送”是省社科联推动理论下基层的创新抓手,2023年先后深入9个县的机关、街道、社区、农村、学校和社科普及基地,围绕青少年励志成长、农村现代化建设、旅游产业化等开展45场宣传普及活动,40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讲,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赠送4500册《自信自强贵州人》社科普及读物。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