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宇 黄少成
贵州喀斯特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73%左右,喀斯特地貌齐全,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类型,是我国喀斯特洞穴发育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地区,具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特点。贵州除已开发的旅游洞穴,还有大量还未开发的“野生”溶洞,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下水、罕见的洞穴生物等资源。
推动贵州溶洞旅游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2023年“五一”假期,绥阳推出“溶洞音乐周”项目,成为“洞穴+”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尝试。黔西南州推出“地学旅游”,将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天坑里的世外桃源”雨补鲁、泥凼石林等结合起来,奇峰、飞瀑、云海、峡谷、溶洞,集科普、研学一体,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要发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拉动、催化和集成功能,依托溶洞的典型喀斯特景观,创新发展科普研学旅游产品,建立研学旅游基地。此外,一些深洞内负氧离子丰富,有自身特殊的生态系统,洞穴空间也可开发洞穴疗养等项目等,将其打造为度假康养目的地。
加强旅游洞穴的科学保护。洞穴开发旅游后,游客数量及开放时间会影响洞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数值,从而影响到洞内的生态系统及钟乳石的存续状态。洞穴灯光植物的影响导致洞内存在一定程度景观退化、生物腐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溶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改善灯光条件是治理灯光植物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通过科学规划减少旅游洞穴中不必要的照明设施,根据游客的游览活动相应开关;另一方面可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来预防灯光植物的生长,将洞穴内的灯光尽量换成LED冷光源。对已经生长了灯光植物的洞穴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消除。此外,要科学合理控制旅客人数和开放时间。
加大溶洞的科研力度。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环境科学家和洞穴专家纷纷来贵州考察洞穴资源,针对钟乳石的外观形态特征、形成过程、药用价值等完成了大量相关科学研究。今后应加强钟乳石的形成机理、其与洞内空气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等研究。科学的保护举措需要依托基础性的科研成果。要加大对溶洞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对重点岩溶洞穴资源区域进行专项摸底调查,综合评价、分类,确定保护级别,因地制宜制定保护和开发模式、计划和整体方案。
推动溶洞保护的专项立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贵州省现行有效的关于溶洞保护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岩溶洞穴的布告》属地方政府规章,颁布于1984年,仅有四条条文。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溶洞资源,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线上线下监管力度,对破坏溶洞行为从严从重处罚。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DXS202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