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一批企业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坚持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在助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爱心服务,主动担起社会责任,为助推该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桐梓县民政局和茅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了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依托智能监护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科技,实时掌握老人动态及身体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细致的服务。
“我们给每个老人都配备了电子手表,如果他们的血压、心率超过正常值,就会发出警报。遇到突发情况时,也可以按手表上的一键呼叫,我们接到呼叫后会根据大屏幕上老人的定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桐梓工农医院常驻茅石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医生何基伟说。
“今天的房间打扫得很干净,被子也叠得很整齐,给你按个大拇指。”
“上下楼梯慢一点,扶着扶手。”
…………
在桐梓县茅石镇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志愿者和老人们相处得像家人一样。每逢天气晴好,医护人员、志愿者会带领老人们去山坡上挖野菜或是到廊亭玩耍,还会组织老人们玩游戏、唱歌,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桐梓县茅石镇养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创新康养服务模式,提升康养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致、细致、极致的服务,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变“养老”为“享老”。“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很好,经常组织活动,也会带我们出去散心,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住在该中心的一位老人说。
老人们或喝茶聊天,或围坐下象棋,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高质量养老正在逐步实现。
走进贵州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工人正将从合作社收购的青菜进行清洗加工。贵州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企业。通过“支部+企业(电商)+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让当地的蔬菜有了稳定的收购商,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在家门口就能让“钱袋子”鼓起来。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与18个合作社签订订单,优先与脱贫户签订收购合同,订单保底合同价收购各类蔬菜10000亩以上,带动当地农户发展2400余户,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为当地群众解决了50个至80个就业岗位。“在这里上班工资是计件的,一个月下来工资很可观,而且离家也近,方便我照顾家里。”厂区包装工人唐国容说。
贵州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与合作社开展深入合作,协调种植订单、服务农户、规范种植标准、采收标准,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另外,该公司还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直播电商为抓手,以销定种、以销定产,实现产业可持续化发展。同时,坚持规范建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推动合作社提质增效,拓宽发展路径,汇聚强大力量,促进产业项目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我们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实现多方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力争在产业发展带动下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贵州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永忠表示。
微力共聚,定成移山之力;爱心共融,方成逐日之功。2023年9月,贵州省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在桐梓县第四中学楚米分校开展2023学年助学金发放活动,这是该基金会2023年度的助学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现场,贵州省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向50名学生共计发放7.6万元助学金。贵州省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由本地民营企业——贵州彩阳集团于2014年捐资200万元成立。成立以来,该基金会每年持续对桐梓县各乡镇(街道)及社会推荐的品学兼优和条件困难的在读学生开展相关助学活动,已资助品学兼优和条件困难的在读学生近3000名,助学金累计支出300余万元。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通过教育的提升,可以培养更多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土生土长的制造型民营企业,不仅要保障生产,解决就业,谋求企业稳健发展,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的力量是微薄的,希望全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共同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彩阳基金会将会继续助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为桐梓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奉献我们彩阳企业和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更多的光和热。”贵州省彩阳助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道耕说。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