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宽
2023年以来,毕节市统一战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完善构建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础,持续推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助推毕节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汇聚了强大力量。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强化党的领导。召开毕节市委统战工作会议,部署全市统战工作重点任务。毕节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4次研究有关工作,毕节市委主要领导22次对统战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市委常委会6次研究有关统战工作。坚持把《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校)、社院教学内容,纳入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纳入政治巡察、监督执纪问责范围,开展2023年度统战工作督查。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统一战线有关单位拜访争取支持;毕节市委主要领导主持政党协商会4次,常态化走访党外代表人士。各级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强化团结引领。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教育活动,推动民营经济人士开展“同心建功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宗教界人士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强化宣传教育。按照省委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毕节试验区同心展览馆布展完善提升工作,成为对外宣传展示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示范建设的窗口。争取统一战线赴毕节举办各类培训班53期3360人,毕节市社院获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支持毕节全国统一战线培训基地建设。争取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中国新闻社、团结报社等支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向海内外宣传毕节试验区建立35年来的巨大变化,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团结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播)报道60余条,网络媒体推出融媒体报道890条,浏览量超过4.1亿。
争取统一战线支持
凝聚助推发展力量
政策平台支撑更加有力。省委谋划推动,中央统战部出台了《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建立中央统战部、贵州省两级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央统战部、贵州省、毕节市三级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致公党将定点帮扶点由重庆酉阳调整到毕节七星关区。市委出台《关于创新完善工作举措推动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工作高质量落地见效的实施意见》。
高效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市委召开全会研究贯彻中央统战部《工作方案》措施,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的专项机制,解决了统筹不够的问题;建立《争取统一战线支持事项长效办理机制》等,解决了需求谋划不精准等问题。梳理统战优质资源,建立“统战所能名录库”,入库信息3061项;建立“毕节所需项目库”,入库事项421个。毕节市“统一战线服务团”改革工作获《中央改革情况交流》(2023年第50期)刊载。
帮扶工作成效更加突显。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重大机遇,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广泛凝心聚力。持续深化“地域”帮扶,2023年争取统一战线在毕组织实施帮扶项目733个、投入资金2.45亿元,比2022年同比增长86.99%和211%。围绕科技、产业、教育、健康、人才五大领域组团式帮扶积极争取支持,努力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示范区。在科技领域,争取统一战线组织科技人才在毕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毕节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等。例如九三学社中央王选基金会捐资建设威宁自治县“九三·科技特派员之家”,联引专家入驻,帮助培育本土科技骨干人才等。在产业领域,围绕产业开发、培育、招商等,争取统一战线实施消费帮扶、举办重要活动推介毕节、联引优强企业考察投资等,助力毕节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开展“大统战+大招商”签约项目52个、落地44个,签约资金120.41亿元、落地27.58亿元。在教育领域,争取统一战线联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联引名校帮扶和名师结对、送培送教等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等。联引17所知名院校结对帮扶毕节学校,争取民盟中央印发《民盟中央对口帮扶七星关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拟投入资金7100余万元,对七星关区100所中小学开展重点帮扶。在健康领域,争取统一战线联引知名医院结对帮扶,联引知名医生到毕节任职或开展远程会诊,创建名医工作站等助力诊疗水平提升。争取农工党中央协调推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联引24家知名医院结对帮扶毕节医院,建立名医工作站5个。在人才领域,争取统一战线联引知名专家帮助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联引国内优质职校结对帮扶毕节职校等助力人力资源开发。协调争取统一战线有关方面帮助毕节培训各类人才36.24万人次,联引12名专家人才担任(兼任)毕节高校(医院)校(院)长。
激发统战工作活力
提升协同发展质效
多党合作方面,落实《中共毕节市委2023年政党协商计划》,推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1个重大课题调研成果转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落实市级民主党派组织兼职副主委和机关干部职级晋升政治、生活待遇,选优配强各民主党派组织班子。同心展览馆获批民进中央“中国民主促进会学习教育基地”和贵州省工商联“贵州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巩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市创建工作。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106.7万元,实施项目87个。持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毕节实践,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威宁自治县获国家民委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成功申报命名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2个,同心展览馆获批贵州省民宗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方面,加强走访商会和民营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协调521家民营企业与562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带动10万余人就业。七星关区、黔西市、织金县、纳雍县、威宁自治县工商联获2022至2023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表彰,毕节市四川商会、毕节市江西商会、毕节市汽车行业商会、织金县旭升中小企业商会获2023年全国“四好”商会表彰。
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方面,加强联谊交友,强化思想引导。“寻美毕节”话题浏览量1200万余次。打造“同心活水”“同心新阶层”品牌,98家社会组织投入6601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刘尚义国医大师毕节工作站、博砺先锋·同心汇获“贵州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挂牌,若水茗文化交流中心、律辩精英·新智慧、同心·E联盟获“贵州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挂牌。
港澳台统战工作方面,香港仁济医院董之英纪念中学与毕节八中、世界龙冈学校刘皇发中学与毕节七星关区思源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开展“两岸媒体感知多彩贵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毕节”等考察交流活动。
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方面,承办驻华使节及上合组织高级官员赴黔西市化屋村开展2023年世界环境日驻华使节贵州生态环保公益行动等外事活动,向世界讲好“毕节故事”。毕节市侨联2023年获评“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完成毕节市县两级检察院和全市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工作,选派统一战线26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推动毕节市直35个政府组成部门中13个部门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毕节市社会主义学院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民盟中央“民盟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挂牌。
职教工作方面,推动出台《毕节市建设“技能毕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打造“毕节工匠”人力资源品牌。联引10家优强企业与毕节职业院校开展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