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趟“山海心连 穗黔同行”务工人员返乡专列在广州南站开出,免费搭载300多名贵州安顺籍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和妻子一起在东莞务工的叶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乘坐免费返乡专列,以往每次回家都是乘坐大巴,辗转近30个小时才能到达。更让一家人开心的是,年后他们还将乘坐返岗专列回到广东。(1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社会学家鲍曼认为,从农业社会坚固、沉重、形状明确的固体状态转化为现代社会柔软、轻灵、千姿百态的液体状态,社会流动的加速,让亲人之间的团圆变得没那么简单和容易。读懂“回家过年”对务工人员的价值和意义,愿意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地进行体谅和成全,免费返乡专列让公共服务具有浓浓的人情味。
免费返乡专列做到了“想务工人员所想,急务工人员所急,应务工人员所需”,不仅让他们得到了出行上的便利,也让他们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善意和温暖。一个将务工人员放在心上、将尊重和善待融入细节的城市,自然会赢得务工人员的“用脚投票”。
民生无小事。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务工人员到底去哪儿寻找价值实现的渠道,显然也会经过权衡与考量。一个懂得对务工人员“温柔相待”的城市,一个能够实现“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的城市,自然会更有城市吸附力和人才竞争力。免费返乡专列的贴心和暖心,彰显了一个城市“留人”的心意和诚意。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这里的“民”不仅包括本地人,也包括务工人员。很多务工人员都是负重前行、努力奔跑的奋斗者和拼搏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免费返乡专列和免费返岗专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应该厚待那些为城市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务工人员。这样的城市,才会更有希望、更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