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安居 老人们的幸福指数

“好得很哟!”“安逸哟!”“感谢党和政府!”

一边散步,一边感叹。走在绿荫道上,73岁的杨安仲难掩内心喜悦。每天早晨,吃过早餐,他要绕小区走一圈锻炼身体。

他家住在东风湖社区2栋1单元303号房,一间100余平方米的新房里,儿子、儿媳和两个孙子,一家五口人其乐融融。

记得那年金秋十月,杨安仲一家从100多公里远的官店镇三里村举家易地扶贫搬迁,安家习水县城东皇街道。和大山里的很多乡亲一样,告别故土,来到这座城市,转眼就是五年多时间。

阳光温暖地照在他脸上,心里暖洋洋的。轻风吹来,不禁思绪万千。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家,高山之间,悬崖边上,破旧的老木屋,还有那颠颠簸簸的山路。告别“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山里模样,跨进如今耳目一新的城市,今昔对比生活判若两样:现在住的是窗明几净的楼房家居,用的是电视热水器,上楼下楼坐的是电梯,出门有城市公交车,家门口的社区卫生院看病十分方便,娱乐有老年活动中心。

这里是第二故乡,这里是新家园。一条岷山路,一条昆仑南路,还有四通八达的社区小道,把习水县东皇街道五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串联起来,编织成这个近2万名搬迁群众的城市家园。这群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新城里人”里,老年人约5000人、中青年约9000人、青少年约5000人。

“岷山路上有我家!”家住岷山路社区13栋2单元203号房58岁的吴正洪网格员自豪地说。2018年一家6口人从永安镇楠木村岩下组搬来,“现在多了一个人,添了一个孙子。”吴正洪笑得一脸灿烂。

“买卖都方便!”在岷山路社区对面的农贸市场门口,碰上从菜市场出来的居民云长梅,背着的背篓里装满了新鲜的茄子、花菜、豆芽和猪肉。她说,这里的蔬菜比其他市场要便宜。市场里,各种蔬菜肉品琳琅满目,一个个摊位前,挤着买早菜的居民,城市的脚步声让习惯于山里生活的他们,逐渐适应了城里人的基本生活节奏。

来到社区卫生室,倪权山医生正在为70岁的周国成老人看病。老人最近几天肚子不舒服,把脉问诊后,倪权山给他开了82元的中药,吩咐他注意一些事项。老人家从官店镇里狮村搬来,住在2栋3单元几年了。他家离这里只有几分钟距离,“看病方便!”老人说。

“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回归家庭。”在岷山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群老人正在开心地打发时光,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健身、有的在玩纸牌、有的在下象棋,还有的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不时发出孩童般的笑声。这里是社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这个5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阅览室、康复医疗室、厨房、餐厅、休息室等,来这里休闲玩耍的多是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为社区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就餐、娱乐、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基本服务,组织开展文艺、体育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护理陪伴、代购代买、家政等服务。

在东风湖社区3栋至11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区花园,花园里绿树花草相间、生机盎然。亭子里,坐着10多位妇女老人,开心地摆龙门阵。83岁的陈月芝说:“这里生活起居方便,住家好,环境好!”

穿行一个个社区,高楼林立间,楼栋上下里,办事大厅、学校、广场、爱心驿站、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商铺、药店应有尽有。这里的人们,沐浴新时代的春风,邻里相靠,守望相助,过着平安、祥和、快乐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

--> 2024-02-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7108.html 1 安居 老人们的幸福指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