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德江土家麻饼坚持传承手工技艺

口碑越发响 生意更加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佳本

德江人的年味,少不了土家麻饼带来的酥脆和甘甜。“现在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我家每天要做500斤麻饼。”每天凌晨5点,家住德江县煎茶镇煎茶社区的田凤一家,伴随着锅铲的翻转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选用上等糯米细火蒸熟,油炸后制成主料,加上花生、芝麻等香气四溢的辅料,最终与玉米和糖浆完美融合,用铲子将所有原料搅拌均匀,撒上一层白芝麻,等到每一颗糯米和花生都均匀粘上糖浆并能拉丝后,倒入模具压制成型。

田凤用切刀将成型麻饼切成2至3厘米厚的块状,简单包装后便上架售卖。这样的操作,一家人每天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比起手工制作,机械制作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田凤一家却认为,纯手工才是麻饼的灵魂,既可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也更有年味。

“在德江,麻饼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方方正正的小甜点寄托着浓浓的情意。”田凤说,纯手工做出来的麻饼口感绵甜、酥脆香浓,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田凤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上门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目前销售额已经超过40万元。”田凤介绍,来她家购买的基本都是回头客,客带客。

“从我爷爷那辈就传下来的,田凤从我手里接过这家店,已经是第四代,一直都坚持纯手工制作。”作坊内,父亲田维强在准备原料。除了田凤在德江打理着这家总店,女婿杨弘还在邻县务川县城和丰乐镇开了分店,一家人在从事手工麻饼的传承中找到了生财之道。

尽管名气越发响亮,生意越做越红火,田凤一家并未因此降低品质。“纯手工制作的麻饼虽然工序繁杂,耗时耗力,但更受客人喜爱。”田维强摊开双手,露出手上的老茧笑着说,只有坚守初心做出来的产品才不会变味,这也是自家麻饼享有良好口碑的原因。

传承传统手艺,追赶发展新潮。今年,田凤打算把自家的手工麻饼在网上售卖,让更多人能够品尝这正宗的“德江味道”,享受浓浓乡愁。

--> 2024-02-04 德江土家麻饼坚持传承手工技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6976.html 1 口碑越发响 生意更加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