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链接各方资源 延伸社区服务

——红花岗忠庄街道永和社区“五社联动”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中)

永和社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室一角。 (红花岗忠庄街道永和社区供图)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逢年过节,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街道永和社区都会组织辖区群众开展社区活动,永和艺术团在活动中的精彩表演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是社区贴心的服务让我们能够有好的状态发挥余热。”永和艺术团副团长陈星说,团员多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不影响居民休息,以露天排练为主,不仅团员身体吃不消,设备搬运也是麻烦事。

为解决这一烦心事,永和艺术团的成员们找到了社区,进行需求“下单”,短短几天时间,社区就有了回应。

“我们了解到情况后,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将社区闲置的办公用房无偿提供给艺术团作为排练场地。”永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永琴介绍,永和社区居民大多集中在共青大道旁的碧桂园和水泥厂家属区,为了方便居民群众办事,两年前社区办公地点进行了搬迁,原有的办公场所因此闲置了下来。

“闲置的办公用房远离居民区,房屋前还有一块空院子,用来作为排练场地非常合适,经过重新清理打扫以及简单的修整后提供给艺术团作为排练场所使用,他们满意的同时,我们也很有成就感。”陈永琴说。

2023年以来,永和社区不断完善“四单”双向双轨循环服务机制,以“群众有需求,社区有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红城微服”小程序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完善“群众点单→社工室派单→‘五社’联动接单→群众评单(群众提出需求→‘五社’收集需求→社工室汇总需求、形成清单→群众点单)”双向和“线上+线下”双轨循环服务机制,落实接单即响应。截至目前,辖区居民累计点单1128件,收集需求58个,推动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

不断收集群众需求,链接各类资源、延伸社区服务,努力实现收集群众需求最大化、链接服务资源最大化、服务群众最大化,永和社区不断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将贴心服务进行到底,服务触手延伸到群众生活的细枝末节。

走进永和社区的“春风小院”,“百变空间”的既视感生动呈现。每到用餐时间,丰富多样的菜品冒着热气,香味令人垂涎,老年人们吃着可口的饭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下午四点半后,这里又瞬间成为小朋友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课堂”,孩子们的求知欲在这里得到满足。

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得益于永和社区始终聚焦“幼有所教、青有所为、壮有所担、老有所依”的生命全周期服务,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一体的“五社联动”治理模式,走深走实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全力打造“永葆初心·和美家园”。

“永和社区的生命全周期服务平台已经呼之欲出。”红花岗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冉龙强说,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阵地,社区通过党建联建方式,重点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重点人群,打造集春风小院、永和学堂、儿童之家、政治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为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建好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室,绘好公共资源、服务力量、重点服务对象分布图,提供个性服务。

数据显示,永和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研学活动100余次,发动辖区青壮年参与志愿服务,建成“党员i家”“共享集市”“快乐相伴·绘梦童年”“99公益日”等十大公益品牌,创建“红色物业”服务站点,组织开展爱老助老活动80余次,鼓励有特长的老年人与有相应兴趣爱好的青少年进行“师徒”结对,形成“发挥老一代、帮助下一代,大手拉小手、老少皆可为”的新模式。

(黄霞)

--> 2024-02-02 ——红花岗忠庄街道永和社区“五社联动”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中)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6924.html 1 链接各方资源 延伸社区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