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亟待加强监管
贵阳市云岩区市民曾女士:
自从去年买了贵阳市某楼盘房子后,我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推销电话,对方对我的姓名、楼盘位置等情况了如指掌。本想拒接陌生号码,但又怕错过其他重要电话。购房者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无序滥用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近年来,贵阳市也办理过泄露业主个人信息的相关案件,并对多家房地产商进行严厉打击。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购房者数据库的访问和使用权限管理,严控信息泄露风险。也希望法律人士多进行法律普及,以便购房业主遇到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时,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地铁站自动售货机 需更好维护
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同学:
贵阳地铁“连线成网”方便市民,全线各站点摆放的自动售货机、共享充电宝等更是为通勤乘客带来便利。然而,我最近乘坐地铁时发现部分自动售货机存在故障未能及时修复,建议安排专人维修,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自动售货机智能化操作流程不够清晰明了,建议优化操作教程,或请地铁站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同时,与贵阳地铁3号线相比,1号线和2号线的自动售货机、共享充电宝等设施较少,建议有关部门在全线各站点增加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满足乘客需求。
“生鲜灯”又出现了 建议加大整治力度
贵阳市花溪区万科大都会居民庄女士:
生鲜产品在生鲜灯的照射下产生“美颜”效果,虽然更具卖相,却也容易误导消费者。近日,我到贵农联花溪南部综合农贸市场购买猪肉时发现,仍然有商贩在使用“生鲜灯”照射猪肉。
2023年12月1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省内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关于规范食用农产品照明设施的提醒告知书》,相关部门大力整治违规使用生鲜灯情况,维护消费者权益。
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排查治理力度,对违规企业和商贩加以处罚。同时鼓励市民提供违法违规线索,形成多方合力,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刘蓝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