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贯城河之治:加盖揭盖都是为了幸福

肖郎平

贯城河归来,它死过,又活了。1月26日晚,贯城河揭盖复涌仪式在太平路河段举行。被水泥盖板掩藏20多年的贯城河,重新亮相,美轮美奂。

这不只是一条城市河流生态的新生,也唤醒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并再造滨河商业的繁荣景象。对贯城河治理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转折,它意味着从脏到清之后向美而富迈出升级的新步伐。

顾名思义,贯城河就是贯穿城市的河流,这条纵贯贵阳城的河流实际上是老贵阳的母亲河。没有它,就没有贵阳。因为河水如同围在小城腰间的玉带,它又被称作玉带河,数百年来沿河两岸聚集着军政官方机构、文庙、寺观、书院和商铺等。

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河上有石桥二十多座,小桥流水,垂柳成荫,宛若江南。如今,除了狮子桥、化龙桥、沙河桥、普陀桥等之外,有些桥和河畔的古井已经消失。

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贯城河遭遇空前的生态危机。城市扩张,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贯城河水体又黑又臭,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为了遮掩黑臭的河水,加上部分河段被用作人防工程,只好一盖了之。这条河流在生态上、文化上、商业上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后,贯城河的治理摆上议事日程,并且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治理速度在不断加快,而且治理方式也在升级。

2012年以来,贵阳市分阶段对贯城河进行水生态恢复治理。2019年,贵阳市对沿河水沟实施雨污分流,并建成贵医、六广门两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目前,每天大沟分离出3万吨清水,同时两座再生水厂排出13万吨生态补水,贯城河彻底变清。

贯城河治理的巨变,不只是一条河流自身的巨变,而是离不开一系列的巨变。巨变来自于生态观念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也有责任让河流保持美好甚至更加美好。巨变来自于大量经济投入,如果没有经济支撑,光靠理想主义是办不成想干的事的。巨变也来自于技术力量和创新思维,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创新举措,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新方案。

如果说,在既没有足够的治理费用也未必有成熟治理技术的情况下,当初为贯城河加上盖子是不得已为之的措施,可以减少沿河居民忍受恶臭的痛楚。如今,还河于民,留住乡愁,则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河流一旦被污染,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这是国际性难题。巴黎塞纳河曾经风光旖旎,但是,污染至今已有上百年。1988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承诺1994年水质达到可以游泳的标准。然而,2024年巴黎奥运在即,原计划在塞纳河举行的游泳测试项目还是因水质不达标而取消。另一个例子是纽约,无论浩浩荡荡的哈德逊河还是75公里的哈肯萨克河,治理都已经超过半个世纪,致癌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仍非常严重。

对比之下,贯城河死而复生,从臭水沟逆转重归为河流。这种颠覆式的变化,当然是一个生态治理的奇迹。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治理历程仅仅用了20多年。这折射了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大的治理能力,是贵阳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样本,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注脚。

为贯城河揭开盖子,不只是揭开了河流的盖子,也揭开了伴随河流而生的历史文脉的盖子,并揭开重新塑造滨河商业生态的盖子。城市的贯城河,文化的贯城河,商业的贯城河,也在一一复活归来,这些更值得我们期待。

--> 2024-02-0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6695.html 1 贯城河之治:加盖揭盖都是为了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