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凝聚力量,旗帜昭示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文艺界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推动文艺事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文化奋进百年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感召下,矢志不渝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贵州文艺界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增强认同,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弘扬人间正道,追求德艺双馨,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才能推动文艺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对于贵州文艺界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自觉把坚守人民立场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统一起来。近年来,贵州文艺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积极开展“服务乡村振兴”——贵州省系列文艺实践、“到人民中去”贵州省文艺名家志愿服务、圆梦工程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到基层一线采风,创作了《黔村行记》等乡村振兴系列报告文学,《江山》等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等电影,《化屋的春天》等广播剧,《云中漫步》等歌曲。我们要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蕴含着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有力地启迪和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深刻体认我们伟大文明和伟大传统是我们一切创造和工作的根基所在。“第二个结合”所带来的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正在有效转化为新时代作家艺术家的创造主体性。
对于贵州文艺界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奋力拿出与时代需求相呼应的才情、见识、勤勉和魄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奏响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当前,全省正在大力实施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主要是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围绕“四大文化工程”,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文化资源,从时代大潮中校准航向,从中华文脉中赓续传统,从文明宝库中萃取精华,准备创作电视剧《张之洞》《夜郎春秋》等作品,用绚丽多彩的艺术尽显贵州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明之美。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学习、研究和阐释,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奋发有为,站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推动贵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