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新媒体运营管理实践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

结合乡村种植、养殖、农机、文创等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切实强化农业学科布局,加快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已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笃学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和“立修身之德、授就业之能、育创业之才”的办学理念,坚持聚焦乡村振兴,致力数字建设,培养技能人才,服务遵义发展。

2023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发展,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办了畜牧兽医专业德康现代学徒制班、动物医学专业北京全心全意现代学徒制班、上海爱侣现代学徒制班、贵阳康诺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实施“双元共育、四段工学交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根据产业需求对课程进行规划,重塑课程体系;根据生产实际,重新修订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生产及岗位实际情况,共同编制活页教材、共建资源库。企业派技术人员做学生(学徒)的带教师傅,学生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管理。学生在学校、企业间进行两个轮回的交替学习,实现“双场所”培养,校企联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学院针对政策上的瓶颈和合作中的困难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开展改革试行。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中,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机”遇贵州——一种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适用小型新能源农机》项目,位列赛事最高奖“星系”级作品(国赛特等奖)。这是遵义职院首次获得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据悉,该项目立足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研发了集耕地、播种、浇水、培土于一体的新能源小型农机,着力解决山地农机使用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大、功能集成度低、操作难度大等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前不久,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清单,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2023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上,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主任覃成和孙思胜博士分别作了报告。

结合专业建设需求,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园艺技术专业根据辣椒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与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践行校企合作、理实一体、耕读相伴、田间成才的育人理念,优化“X证融入·耕读相伴·聚焦实战”课程体系及内容,培养服务辣椒产业为主的园艺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系部共有8名省级和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培育、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我们立足地方人才需求,围绕产业办专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入校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的模式,打造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助力乡村振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颜永强说。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的作用,不断延伸教育链,将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接下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推动建设示范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引领乡村技艺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创新与传承,畅通农村产业发展人才供需渠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 2024-01-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5540.html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