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科研兴校:创新驱动发展

2023年12月19日,贵州医科大学两项千万级别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该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仪式上签署的两项千万级转化项目,一项是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廖尚高教授科研团队的“头花蓼在调节尿酸方面的应用”,该项成果以1000万元合同金额,采取里程碑付款方式转让给企业。另一项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模拟系统”,该项成果以知识产权作价1000万元入股企业共同组建新公司。

首次采用“技术股+现金股”的方式进行科技转化,贵州医科大学在全省高校、医疗机构中树立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紧扣政策导向、抓好政策红利,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探索优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路径,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在职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新局、出新绩。

创新体制机制以来,贵州医科大学获得了国家部委和贵州省的肯定与认可,获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省科技厅列为“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落地试点高校”。目前拥有多个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9个,省部级平台58个。

当前,贵州医科大学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新药获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20余个,完成了30余个贵州苗族药品种地标升国标和试行标准转正。近年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技奖1项、省科技奖一等奖6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2019至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共获纵向科研项目3100余项,获批科研经费6.2亿元。”贵州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一欣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从2019年的80项增长到2023年的126项,连续五年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连续四年位列西部同类单列医科院校首位。

与此同时,贵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交易额保持高速增长,从2019年的3700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2亿元,常年位居贵州高校前列,充分体现了学校主动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和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作用。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贵州医科大学充分发挥人才、科研、平台优势,为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别是在地方病研究、中医中药、民族药研发、病原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新成绩。未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研平台重组,加强国内国际合作,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坚持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 2024-01-2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5511.html 1 科研兴校:创新驱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