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一份“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2024年硕士研究生名单”的公示令人瞩目,其中有一个班的27名学生全部获得推免资格,而且有一半学生进入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4人。
达到100%的推免,这是以前所有班级从未有过的成绩,是史无前例的飞跃和突破。
这个班便是“协和班”,它是贵州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2019年联袂开办的临床医学创新班,按照“高进”“优教”“严出”的要求,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积极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着力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协和班”每年在贵州招收32人,已5年蝉联贵州省高校录取平均分最高专业,每届学生高考分数大多在600分以上,被称为贵州高校“第一班”。2023年录取最高621分,也是贵州高校在贵州理工类录取最高分;最低599分,其中31名同学录取分数在600分以上。
努力办好“协和班”,以点带面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这就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1%学科位次稳步提升,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4‰。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有力推进,生物工程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增列为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口腔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认证。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源源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贵州医科大学全力答好高等医学教育的“新时代三问”。
“当我拿到金牌那一刻,我就想把它捐赠母校,感谢母校这几年对我的栽培!”2023年11月27日,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学生张少琴,将杭州第19届亚运会攀岩女子团体速度接力金牌捐赠母校。她是贵州医科大学首位取得亚运会参赛资格的学生运动员,也是自建校以来学生获得的第一枚亚运会金牌,实现了贵医人在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作为贵州省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贵州医科大学依托丰富的医学教学资源和雄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体、医、教、研有机融合的新模式,紧抓国家体育总局跨界选材和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机遇,于2017年与国家体育总局和贵州省体育局联合打造国家攀岩集训队(贵州)和国家滑板集训队(贵州)两支队伍,为国家培养入奥项目的高水平竞技人才,成为国内体医、体教融合的典范,为推动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心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2023年,在建校85周年之际,贵州医科大学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教育实践新篇章为主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守保障贵州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以搬迁进驻云漫湖新校区为契机,开启“百年贵医”新征程。
云漫湖新校区建设可容纳4万人办学规模,围绕海绵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等设计理念,打造集医教产学研整合发展的校园。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构建“教学—生活—运动—服务”的单元体系,打造基础、临床、公卫、生工、药学、人文6大学科生活社区组团,全力建设阵地型、服务型、活力型、平安型的“四型社区”。
作为教育部和工信部“5G+智慧教育”建设项目,云漫湖新校区建设有智慧教室43间和多媒体教室266间,开发“贵医云”等10余个教学系统,打造全自动智慧微课制作室、虚拟全景演播厅、智能教学督导中心和智慧一体化教学指挥中心等符合学校教学特色、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智慧教学体系,实现全校统一、实时交互、分层管理的教学运行管理综合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