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2023年12月29日,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首批4条生产线全面投产,次日上午,首批合格产品便装车发运至下游企业。这标志着我省首个六氟磷酸锂生产项目实现阶段性达标达产任务,填补了省内新能源电池材料氟系电解液领域的行业空白。
“生产线的产能发挥率、产品合格率达到预期,产品快速切入下游市场,有赖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克敏说。
此前,贵州磷化集团通过提取磷矿石中含量仅为3%的氟,以技术赋能,研制出无水氟化氢。这项产业创新实举,不仅为我国获取战略性氟资源开辟了新路,更勾连起下游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拉高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总需求。以无水氟化氢为主要原料的六氟磷酸锂,占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总成本的40%。
抢抓发展机遇,由贵州磷化集团牵头筹建的首家省级新能源材料创新中心,针对六氟磷酸锂这一前沿赛道加码研发,取得新突破。
为加快技术转化应用,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1年零9个月。“我们保持着赶进度、争第一、当先锋的态度,为首次产品达标达产、顺利出厂,打通了全线流程,赢取了宝贵时间。”冯克敏介绍,项目在速度上拉满“进度条”,在质量上对齐高标准,规模产能、安全管理、生产效率、产品品控、单耗成本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该项目达标达产当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要促进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动磷化工全产业链清洁生产、节能降碳改造和环保提质升级,强化与建筑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耦合发展。
顺应市场风向与政策导向,我省首个六氟磷酸锂生产项目投建恰逢其时。冯克敏表示,企业将开足马力,聚焦年产1万吨六氟磷酸锂目标,早日推进项目12条生产线全面达标达产,为我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持续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