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焰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以科学的论证雄辩地说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点,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得到的彻底的体现,早在1920年,他写的《湘江评论》发刊词中,就豪迈地提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927年,当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而兴起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却遭到党内外很多人质疑和批评时,他深入湖南农村,考察农民运动,为农民运动呐喊助威,称农民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当革命处于艰难时刻,红军遭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多次围剿,甚至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人产生悲观情绪,怀疑红旗能打多久时,他明确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面对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他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他坚定地告诫全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可能实现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
正因为真诚地相信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他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他强调,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明确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眼睛向下,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毛泽东同志一生的追求。他从理论上、实践上不断深化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从而使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的一切工作中得以更好的贯彻,把为人民服务具化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人民服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最高人生价值追求,也是在这篇文章中,他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里,是否为人民谋利益,被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分界线。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了缺点、错误,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不竭动力。既然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么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的目标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最强凝合剂。毛泽东同志以他富有深刻哲理的理论,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现实意义。在历史上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之所以始终保持整体上的团结一致,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全党具有一种共同的初心,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始终保持人民本色
毛泽东的群众观,还表现在他一生始终保持人民本色,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功夺取全国政权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保持着质朴无华的生活作风。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从1952年到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10年之内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去过韶山纪念馆的人都会看到,作为遗物,他那件打了80多块补丁的睡衣,令多少人为之动容。
毛泽东同志非常痛恨以权谋私的行为。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像很多领导干部都会遇到的情况一样,他家乡也有亲戚和故旧到北京找他,希望能够通过他取得工作,但是他一概拒绝,那些确实生活困难的,则用自己的工资或稿费给以资助。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清早起来给父母上坟,当地干部问他要不要把坟修一下,他回答,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因为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一分子,保持着人民的本色,在他已经去世近50年的今天,人民依然对他满怀思念之情。当我们踏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的新征程,面对艰巨的新任务时,学习和传承毛泽东的群众观,对于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