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正确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性人民性

徐锡广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如何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时刻凸显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时俱进、与民同乐。

与党同心,永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政治性。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文艺事业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壮丽征程中,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需要文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文艺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机组成,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文艺工作的政治属性,准确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双创”原则,始终在党的文艺路线和政策指引下进行艺术生产创作,确保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在政治上同向、在行动上同行,用有思想、有情怀、有风骨的艺术精品,诠释“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信念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文化自信。

与时俱进,永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一论断准确把握文艺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刻阐明文艺在展现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文艺要去感应时代、引领时代、反映时代、奉献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纵观古今中外,文艺创作只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鸣,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价值观层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认识论层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方法论层面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娴熟运用,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中去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切实做时代的“在场者”和“记录者”。贵州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多彩贵州后发追赶、精彩蝶变的具体实践,深入发现、表现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用精品力作全方位全景式呈现贵州山川巨变的时代图景,描绘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贵州缩影。

与民同乐,永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文艺和文艺工作都提出过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但一以贯之的,是突出人民在社会主义文艺中的根本地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创作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作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作品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改革发展之基,坚持以“创作”为中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对贵州演艺工作者而言,要用好黔中大地“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着眼以文化民、以文育民、以文富民、以文惠民,自觉在贵州人民的质朴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诗情画意,努力在扎根人民中创作出更多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确保上有顶天立地的扛鼎之作、高雅艺术,下有铺天盖地的惠民之作、普及文化,使之充满贵州人文精髓、富有贵州人文神韵、彰显贵州人文气质,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主动担当起文艺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使命。

(作者为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2024-01-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5000.html 1 正确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性人民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