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哒哒哒……”伴随着缝纫机工作的响声,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兴民社区的巨泰鞋厂开启了忙碌的生产模式,工人们正分布在各条流水线上,裁剪、缝纫、品检……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鞋面生产线上,49岁的搬迁群众龙河英麻利地给鞋面走线,一旁的纸箱里堆放着一批等待制作的半成品。“最近订单比较多,大家都加足马力全力生产。”来到鞋厂工作多年的龙河英已经十分适应这份家门口就业的忙碌生活,早上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回家后给正在印江一中上高一的孩子做晚饭,生活忙碌却也充实。
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巨泰鞋厂为兴民社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搬迁群众实现稳就业、稳增收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该企业已成功带动200余人的就业。
稳定的订单带动了搬迁群众获得稳定的收入。在巨泰鞋厂员工每月可拿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肯定比在原来的老家好了,现在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小孩读书又方便,我们看护也方便”,兴民社区搬迁群众王庆兰如是说出她的心里话。
“今年我们主要是生产国内品牌的订单,生产订单都是赶完一批接着又来一批,下一步,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将通过做大做强巨泰鞋厂,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更多的劳动力实现稳就业、稳增收,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注入强劲动力。”巨泰鞋厂办公室负责人田茂艳说。
高质量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稳岗就业是关键。印江自治县充分挖掘就近就业岗位,多渠道引进企业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增加就业岗位。在兴民社区旁,“新市民”就业创业“孵化园”及配套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项目建成后,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能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高效带动搬迁群众及县城区劳动力就近就业稳增收。
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印江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资把厂房“拉”进搬迁社区,产业“安”在家门口,产业就业齐抓、输血造血并举,以群众会、广播、入户宣传、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更多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