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白春霞
前不久,经过中国建材检验认证机构阶段检测反馈,贵州三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解锰渣送检样本无害化、资源化部分试验结果均达标。
听闻喜讯,省政协委员、铜仁市生态环境局松桃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滕建玮很是高兴。他说,这意味着该公司100万吨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指日可待,该项目运营将开辟锰污染治理“新轨道”。
滕建玮是土生土长的松桃人,亲眼见证了松桃锰产业的发展变迁。他介绍,贵州三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首家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企业,其采取两段式焙烧活化等技术处理电解锰渣。该项目投运后,可年处理100万吨电解锰渣,并生成约60万吨价值2700万元的建材胶凝,这将推动松桃增量锰渣清零、存量锰渣有序消纳。
松桃是全国三大锰矿集中产区之一,该县已探明锰矿(碳酸锰MnCO3)储量达7.32亿吨,约占全国锰矿资源的38%,探明可控储量居亚洲首位,远景储量达10多亿吨。“锰渣处理一直是锰行业发展的‘老大难’,解决锰污染治理也是松桃推动锰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课题。”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滕建玮一直持续关注锰污染治理,并为之积极建言献策。
2023年省两会期间,滕建玮提交了《关于支持铜仁持续推进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提案》,针对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锰渣堆积处理难、新工艺技术待研发、缺科技创新平台、专业研发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多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办理回复。
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滕建玮持续关注松桃锰产业发展,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松桃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园区建设推进较慢、产能释放不够充分、加工处理面临压力、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等困难和问题。
今年省两会,滕建玮将重点聚焦在加快推动松桃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面,建议通过抢抓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支持、瞄准前沿领域完善产业结构、强化要素支撑提高产业效能等方式,为切实推动松桃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