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瑞梁
苍穹星河转,人间又一年。弹指间,2023年的脚步渐行渐远,2024年的征途已经开启。
隆冬时节的乌蒙山区,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业园区欣欣向荣,和美乡村烟火醉人。过去一年,毕节900多万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苦干实干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毕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样板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四大战略定位”,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
回首,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前瞻,万丈曙光催人奋进。磅礴乌蒙之上,滚滚乌江之畔,高质量发展进行曲正在广袤的黔西北大地奏响。
“生态饭碗”端得稳 绿色产业活力足
年复一年尝到“旅游甜头”后,今年冬天的百里杜鹃普底乡颖川村很忙。村民们正抓紧时间改造民宿酒店,以待来年迎客。
“我计划过年前全部完工,来年春天就开门营业。”村民陈体清家23间客房正在装修,地面铺砖已完成,目前在装饰墙体。客厅里,刚买木料做成的崭新衣柜、床头柜、桌椅等家具还散发着香气,“这些东西准备用在新改造的客房,自己做的耐用些。”
陈体清常年在驾校做教练,老父亲一人打理不开,家里的房子以前没好好利用。他表示,从现在起,将把自家的“农家旅馆”经营好。
借助毗邻“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5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颖川村这些年的“旅游饭”越吃越香。目前全村共有民宿酒店100余家,床位2000多个,餐位3000多个,停车位300余个,却依然难以满足旅游旺季的需求。
“以前大家从事旅游服务要靠劝,现在看到行情越来越好,乡亲们主动把住房改成了民宿。”颖川村党支部书记陈权说,现在有15户人家正在改造,来年村里将增加床位200多个,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林生机勃勃,一个个花苞正在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盛开。“这美丽的绿水青山,就是乡亲们的生态饭碗。”普底乡党委书记陈百文表示,该乡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成了川、渝、湘、粤等地游客的避暑胜地,有效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
满山花朵争奇斗艳,林下温泉热气腾腾,和美乡村生机盎然,农家花园腊味飘香……守护生态谋发展,如今的百里杜鹃已突破“一花一季”的旅游瓶颈,真正实现了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当前,该区酒店、民宿、餐馆超过600家,有停车位2万多个、温泉汤位1000个,先后荣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生态建设结硕果,乌蒙山水焕新颜。
纳雍县总溪河畔,万亩樱桃树正“蓄势待发”,即将在来年春天开花结果。“这个樱桃真是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三月看花,四月吃果,我们村搞农家乐的、卖小吃的、卖樱桃的都赚了不少钱。”厍东关乡陶营村村民杨德胜感慨。
居住在高山大河之间,织金县官寨乡红岩村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生态饭”越吃越香。“客人来到我们家,抬头摘水果,低头吃烙锅。”红岩村村民雷继贤利用自家的300多棵柑橘树开起“林下餐馆”,经营火锅、烙锅,年收入超过20万元。时下正值柑橘成熟时,枝头果实甜美,林下客人往来,好一幅充满生机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在赫章县兴发乡轿顶山,一块块蓝色的光伏板在山顶上绵延铺展,蔚为壮观。“这个光伏电站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28日并网运行。”山梁上的电站里,站长孙敏查了一下电脑上的数据,“截至目前,累计发电超过1亿千瓦时。这些新能源‘绿色电’通过赫章变电站,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
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绿色产业势头正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今的毕节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水风光”新能源等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锦绣画卷。
变人口大市为人力资源强市
春节将至,毕节高新区工业园区又迎来新一轮生产热潮。各企业抢市场、接订单、赶工期,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
“2023年以来,我们每月都生产两万余个箱包,产品全部销往国外。”毕节市富阳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昌敏说,毕节高新区在政策、金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使得企业大大降低了综合成本。凭借出众的质量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年产值近1000万元。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我在这里上班5年多了,孩子们也在这里读书。只要努力点,我一个月工资可以有6000元左右。”工人张琼家住工业园区附近,就近就业让她觉得很幸福。
近年来,毕节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照“一个产业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行业领军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四个一”思路,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就业,努力变人口大市为人力资源强市。
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是毕节推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2023年12月初,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毕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毕节市建设‘技能毕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旨在助推毕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建设。
“我们正加强与四川兴合田职业教育研究院沟通协作,努力把我们的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服务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咨询服务中心、能力提升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和宣传推广平台,充分发挥研究中心的功能作用,助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池涌说。
2023年,纳雍县中等职业学校2021级计算专业学生安立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竞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该赛事中,来自纳雍、织金、赫章、威宁等地职业学校的师生共获奖164项,其中省级奖29项。
“我将认真学好专业技能,争取早日就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安立表示,如今职业学校教授的知识技能很实用,只要愿意努力,学得一技之长不是问题。
近年来,在广州对毕节教育的“组团式”帮扶下,毕节职业教育发展蒸蒸日上。自2022年7月起,广州市教育局精心选派13名帮扶人才驻扎毕节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4所中职学校开展“组团式”帮扶。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毕节工作组协调安排1176.6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和176.4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协助毕节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我们将抓住‘组团式’帮扶机遇,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体系,拓宽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多渠道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和水平,不断提升毕节市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毕节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明来表示。
在建设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毕节市始终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紧扣发展对外引进人才,紧扣产业对内培育人才,大力推进全民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毕节紧扣“四化”和乡村振兴需求,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建设毕节示范区学习大讲堂”等形式培育了不少人才。此外,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采取“组团式”方式和互派干部挂职方式培养了一批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人才。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推动发展普惠民生
“为了让集体资产真正惠及群众,我们多方争取支持,终于让社区‘活起来’。”在七星关区麻园街道双树社区,党支部书记封玉琴聊起社区改革感触颇深。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基层治理,该社区定了一个制度:集体所有的商铺,必须出租给愿意为社区群众提供公益服务的企业或个人,社区可以在费用上给予优惠。如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成为社区群众的义务法律顾问,艺术培训班的老师们成为社区的志愿者,都在为和美社区建设发光发热。
以有效治理引领经济发展,再引导经济主体反哺社区民生,实现了社区和美、经济繁荣。“能够学习一门乐器非常开心,还能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大家非常融洽。”居民廖若兰老人说,社区打造了服务型文体活动室供他们学音乐、锻炼身体,真的很暖心。
2022年12月24日,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跑马村举行文体活动中心开工仪式,在渝兴煤矿的资助下,该乡即将建成一个占地约6000平方米,包括停车区、文化活动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企业文化展示区、篝火广场的集体活动场所。
虽地处集镇,人口较多,但跑马村一直未建设规范的文体活动中心,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需求。经普底乡党委政府和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渝兴煤矿多次商议,决定采取党建联动、政企共建的方式,推动配套建设普底乡文体活动中心。
“探索党建联动、政企共建的模式推动惠民项目建设,让我们在财政紧张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为群众办实事。”普底乡党委委员黄勇表示,为更好推动文体活动中心建设,该乡党委政府通过前期选址并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和职工使用的便利度、覆盖面、用地条件和违法占耕等事项和风险进行了论证。
“家门口的广场将迎来大变样,以后我们就有唱歌跳舞、锻炼身体的地方了。”说起文体活动中心开工建设,普底乡跑马村村民罗道菊兴高采烈。开工仪式当天,她作为群众代表向渝兴煤矿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走进赫章县金银山街道,一栋栋居民楼整齐排列在山下,小区环境干净整洁,三五成群的居民在冬日暖阳下散步聊天。
该街道是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8年探索实施“党建+积分”管理机制,引导搬迁群众尤其是党员参与监督社区卫生、调解邻里纠纷等事务换取积分,积分可在指定积分超市兑换物品。通过比学赶超,有效激发了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我们通过这种机制让党员干部、搬迁群众真正‘动’起来,让干部都想干事,让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党建+积分”管理服务机制的推行,让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成为最美社区建设的“主人翁”,营造出“让积分记录美德、用积分兑换服务、以行动传递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我上午10点在家里电脑上提交了开办公司的申请,1个多小时后窗口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我办好了。”说起政务服务的办事效率,毕节汇达梓栗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股东王进对毕节的“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大为认可。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毕节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免费代办服务、挂牌服务、走访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获广大干部群众肯定。
基层治理有成效,群众办事不再难,产业发展活力足……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毕节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新征程上不断迈出铿锵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