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程佩佩
2023年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这一年,贵州创新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低碳发展脚步不断加快;
这一年,贵州加快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岁末之际,贵州又添5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让我们通过这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线故事,感受这一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者们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上做出的点滴努力。
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决定在荔波县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
十年磨一剑。近日,荔波县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从“试点”到“示范”,荔波作为生态“优等生”,在跻身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生态名片”一张比一张耀眼,其背后缘于这座小县城对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的炙热追求。
此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分量有多重?荔波何以上榜?
一票否决
“创建指标一共35个,其中,19个约束性指标,16个参考性指标,虽说是参考,但也是一票否决,35个必须全部达标,一个都不能少!”黔南州生态环境局荔波分局局长莫金球说。
回忆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多创建过程,莫金球心潮澎湃。
去年,荔波县获得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后,便开始积极谋划“国家级”创建工作。
申报标准非常严苛。涉及全县几十个部门,荔波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不仅成立申报团队,还邀请中国环境科学院作外援团,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100多页材料的申报工作。
“然而,第一轮初评就差点被刷下来。”莫金球说,排队申报的县市太多,有些地方甚至是第三年申报,一些人劝我们明年再来,一些人干脆建议明年也别来,因为荔波已经有了两张“世界级”名片,不必在乎这张“国家级”名片。
换思路,定责任,荔波没有退缩,还立下了军令状:“今年必须把这事干成!”
初评回来后,快字当头。第一时间加班加点,第一时间研判整改,第一时间补短板。最终,通过三轮省级评审。
“评审过程,确实是优中选优。”荔波县副县长卢小泉说当时,贵州向生态环境部递交申报材料的有6个地区,最终获评的只有3个,荔波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新的鞭策。”荔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马登宏表示,荔波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次获此称号,是新的起点和机遇,今后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将更有优势去积极争取。
负面清单
荔波全县六成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喀斯特地区,三成的国土面积属于石漠化地区,而且,49.9%以上的面积被划定为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高压线,荔波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源头严防是基础,过程严管是关键。”马登宏明确地回答说。
限制不合理的城镇化开发、关停部分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2017年,荔波开始实施《荔波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所有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负面清单涉及国民经济24大类41中类51小类,其中,47个小类属于限制类,4个小类属于禁止类。”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陈禹说,荔波作为水土保持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享受财政转移支付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起“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这份负面清单就是一份产业发展‘黑名单’。”马登宏介绍,按照《荔波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对环境影响大的投资领域和产业,被严格禁止进入荔波。
从严审批,精准管理,严把政策关、严把选址关、严把治污关。2014年到2023年10年间,荔波争取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累计10.88亿元,用于污水处理、遗产地核心区生态补偿、环境保护与监测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等方面,并且支持力度还在逐年加大。
荔波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石漠化治理589.52平方公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一,水质达标率100%。
绿色GDP
绿色发展才有未来。“荔波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荔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荔波县委书记叶霖说。
为了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占比调下来,荔波重点聚焦煤炭产业,严格推行“一保护、两禁止、三关闭、严治理”政策,煤炭行业产量从2004年的180万吨减少到2022年的8.6万吨,撤除和关闭的企业每年减少税费收入达2亿元以上,煤炭产业税收占全县年财政收入的比重,从原来70%以上下降到几乎为0,仅有的4家煤矿,目前都处于停产整改状态。
2014年,贵州省决定对荔波等10个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不再进行GDP考核,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现代高效农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指标和权重。进入高质量考核后,贵州将荔波列入考核GDP指标比重较低的10个Ⅲ类县市之一,除了考核GDP,还要考核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等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同时,荔波还是我省5个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之一,除了选聘4230名生态护林员充实保护力量外,去年还创新护林员管理方法,并入选全国生态综合补偿典型案例。
从“伐木人”到“护林员”,从“卖煤炭”到“卖风景”,荔波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0.36亿元,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59.55%增至71.97%,年均增长1.38个百分点。今年,贵南高铁开通。截至11月13日,全县旅游总收入217.2亿元,同比增长50.8%。
绿色发展持之以恒,从2014年起,荔波经济发展综合测评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县域第三方阵10个乙类县第一,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黔南州第三,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高达70%以上,真正做大了绿色经济蛋糕,不断提升绿色GDP的成色。
从“试点”到“示范”,从“世界自然遗产地”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独此一份的生态财富再获顶级认可,对于荔波来说,是荣耀更是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今天的荔波,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用心珍藏大自然留下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