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安顺公安“四个回归”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

推进平安建设 提升群众“三感”

张玲

特巡警跟场巡逻。

社区民警走访群众。

安顺市公安局机关下沉骨干民警到基层警务站开展培训。

安顺市公安局警务站。

“敬业正直,为民解忧!”这面锦旗是安顺市西秀区群众雷某向安顺市公安局西秀分局华西派出所民警表达的感谢。

安顺公安坚持大力实施派出所优先发展战略,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在改革强警中实实在在推进派出所社区民警“四个回归”,全面营造派出所工作良好生态,高质量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工作目标。

回归阵地“不缺位”

安顺公安把保证派出所警力“实至名归”和保持派出所队伍稳定性作为重中之重,以实行城区派出所全域性“两队一室”、农村中心派出所(中心交警队)联勤联动、跨县(区)相邻派出所警务轮值协作等改革为依托,强力推进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回归城乡社区警务主阵地。

“现在我们所社区警务队的警力十分稳定,调动民警要先补后调,先进后出,缺员马上补充。这样一来,社区警务基本上实现了人员不缺位、服务不断档。”既是社区警务队队长又是社区民警的华西派出所所长陈忠兵说。

为确保派出所民辅警队伍稳定,安顺公安常态化开展派出所警力前置情况查纠清理,实行派出所所长任前试岗、任期稳岗、定期轮岗和派出所警力先进后出、先补后调、缺员即补制度。全市派出所民警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比提升至45%以上、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比提升至50%以上,中心城区西秀分局分别均提升至50%以上。

回归群众身边“不生疏”

坚持警力跟着群众走,警务随着民意转,安顺公安把全警进家入企实质性精细化大走访作为派出所工作最重要的综合性载体来抓,强力推进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回归人民群众之中,全力开展走访服务和群防群治,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触手可及。

稳定的社区民辅警队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和警民“双向”熟悉率。

“现在住楼房,隔壁邻居可能认不到,但是社区民警是熟得很,社区民警昨天都还来和我讲,天冷了用电炉子烤火要注意安全。”东关派出所凤羽社区居民齐建琼说。

安顺公安还把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性活动中,特警巡逻防控延伸到乡村,做到红白喜事打招呼、赶集跟场管理、大型活动治安管理全覆盖。

旧州中心派出所(中心交警队)交警罗锐说:“最近是农村办酒的高峰期,我们天天进村串门,哪家办事先记下日子,然后提前去打招呼让主人家不能占道路办酒,特别提醒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办事当天还要去走一遍。”

回归防范主业“不落空”

按照主动提前一步、主动靠前一步的要求,安顺公安强力推进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回归防范主业,特别是“一管三防”。紧紧扭住“人”这个核心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人管人”“以事管人”重点,以开展“万警进万家”“三认三讲”大走访为抓手,保持“一标三实”准确性鲜活性,提升“一管三防”精准性见底性。

“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一直是我们管理的重点,这两项工作动态变数大,必须要有人实行动态式管理,现在社区民辅警队伍稳定,大走访具体到一家一户,有什么变动随时都可以更新信息,底数清晰,情况明了,精准性高,公安业务管理台账分明。”白马湖派出所所长彭元龙说。

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计重点走访群众86000余户,走访企业、学校、单位组织6700余个,收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900余条,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困难1000余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辖区社会治安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回归良好生态“安心干”

按照机关围着基层转和“派出所吹哨、全警报到”的要求,安顺公安全面打造“安心干”暖警品牌,强力推进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回归埋头“安心干”的良好生态。

安顺公安坚持实行派出所分级分类综合足额保障、实物实奖直补制度,健全党建引领、政治关心、履职保护、心理健康、职业待遇、荣誉激励、执法安全、家庭帮扶“八位一体”能动保障新机制。

“派出所主防”是工作目标,机制运行是工作保障。东关派出所所长孙小平表示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向一线倾斜”,“局长负责抓保障、机关警力下沉、两联双指导等一系列措施都是讲真的干实的,人财物各方面都能保障到位,大家都很有干劲,全体民辅警忙在辖区、巡在路上,切实做到解民忧、保民安、惠民生,让群众感受到妥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派出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000余起,涉公安职责范围内矛盾纠纷全量化解。全市共有395名民辅警受到表彰奖励,其中派出所和社区民辅警占县级公安机关受表彰数的50%以上,极大鼓舞基层士气,激励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安心干”“用心干”“尽心干”。

警力下沉 服务靠前

——小小警务站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胡玉山

今年以来,安顺市公安局大力实施和做实做优“八大警务”,紧密结合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以警务站建设运行为警务创新支点,一个个设在群众身边的警务站,成为促进警民关系、感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和改进公安信访工作、提升快反快处能力和锤炼机关民警作风的“多功能”平台和窗口。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警察同志,我想反映我买药被盗刷银行卡的事,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您别着急,把详细经过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全力帮助您!”

11月21日中午2点,家住安顺市西秀区的汪女士来到位于市府路的安顺市公安局警务站求助,受到值班民警的热情接待。

“有困难就找警务站!”这8个字的背后承载的是群众对警务人员的赞誉和认可。

走进安顺市公安局警务站,警务服务和信访接待各功能区域设置清晰合理,墙上悬挂的24小时见警、24小时管事、24小时接诉、24小时调处、24小时服务、24小时响应的“6个24小时”承诺牌和《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手册摆放醒目可见,体现了为老百姓提供全天候便民服务的决心。

“安顺市公安局警务站于今年9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警务站履行受理群众报警、接待上访及求助的群众、先期处置警务站周边各类警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工作职责,警员24小时在岗。”安顺市公安局信访办主任黄益彪说,警务站运行以来,各方面工作均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感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晴雨表”

“以前到公安局,进门审核登记有点费时间,现在警务站就在街面上,可以在警务站直接反映诉求,真方便!”市民李先生为安顺公安便民服务点赞道。

“我们在信访接待室设立了信访办、督察支队等7个窗口,简化上访流程,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办事效率有了很大提升。”黄益彪说。

翻开警务站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群众反映的诉求和信息。“近期较多群众反映身份证办理问题,我们还及时新置了一台身份证自助受理机,方便周边市民。”

黄益彪介绍,警务站立足服务实际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事项,倾力打造特色便民警务站,并将警务站打造成暖心便捷的综合服务站,让警务站成为广大群众的温馨港湾,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维护社会治安的“桥头堡”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警察的身影。安顺市公安局通过把警务站打造成维护社会治安的“桥头堡”,不断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触手可及。

“我是卖菜的,最近每天凌晨四五点起来运菜时看到那个蓝色房子里面亮着灯,后来看到里面的大屏每天都放一些警察工作的视频,才知道原来是新修的街面警务站,很有安全感!”蔡官镇张光村的村民张女士说道。

位于蔡官镇的贵州航空产业城(西秀)警务站,配备了专门警力轮流值守,主要承担服务咨询、圈层查控、动态巡逻、快反处警、勤务支援、视频巡查等多种职能。

“嬢嬢,我们的警务站‘开张’啦!有事随时可以过来找我们,没事也欢迎常来坐坐……”下午7点左右,正是蔡官村居的群众都到家的时候,警务站的值班民警也走上街头开始巡逻,逢人就唠上几句,发些普法宣传单,同时利用LED屏幕及智能宣防设备开展安全、反诈等系列宣防,这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站内设驾驶证补换、自助体检拍照、违法处理等自助办理机,矛盾纠纷调解室、视频巡查指挥调度室等,实现办理业务更便利、接警出警更快捷、矛盾调处更专业,做到警力真下沉、服务真靠前。

提升快反快处能力的“检验室”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迅速攀升的实际,安顺公安在沪昆高速安顺东、南、西、北出口设立警务站,实现了对高速进出口现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早期发现和先行处置,以及对区域范围内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和紧急支援,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到位、迅速处置。

“高速进出口警务站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设置了便民服务点,配备了座椅、热水、工具箱、旅游宣传资料等便民物资,为中转旅客提供咨询服务,利用户外大屏,全天候、高频次播放旅游出行、反诈防骗等宣传视频。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公安民警工作职责,接受群众公安业务咨询,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切实帮助群众答疑解惑,为过往游客和群众树立良好的公安形象。”安顺高速南警务站负责人陈忠兵介绍。

“作为一名群众进出的安全‘守门员’,为群众服务就是我的职责,我们会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安顺高速南警务站民警黄学港说。

锤炼机关民警作风的“大熔炉”

为更好地充实一线支援基层,持续着力预防、震慑和打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各类公共安全隐患,安顺公安率先把黄学港这样的机关骨干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统筹调动各部门各警种资源,联勤联动综治力量,通过全面巡、精准查、深入宣、立体防,全面强化社会面的平安稳定,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站好岗执好勤。警务站的设置,实现了警力真正下沉,服务真正靠前,筑牢了平安安顺的第一道防线。

“我从警已经38年了,能够在临近退休之际继续散发余热,到一线为群众做点实事,很有成就感!”贵州航空产业城(西秀)警务站值班民警周祖建说。

2005年从部队转业到安顺公安的黄学港,工作的岗位一直是课堂、操场和考场,公安机关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启动后,他作为机关下沉警力来到新岗位上,很快熟悉了巡逻、执勤、查缉等各项基层公安业务,“没想到基层一线的工作这么繁杂,在机关时教得多,在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黄学港感慨道。

警务前移,为群众打开了“方便之门”,24小时守护,让安全触手可及,“白天时时能看到警察,晚上随处有警灯闪烁。”安顺市公安局设立警务站是一线警力的“屯兵点”、武装查缉的“桥头堡”、服务群众的“便利店”,围绕群众所需,探索“便民警务站+”服务工作相结合,将便民警务站打造成人民心中的“安全站”“爱心站”“暖心站”,让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充实。

(本版图片由安顺市公安局提供)

--> 2023-12-28 张玲 安顺公安“四个回归”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3173.html 1 推进平安建设 提升群众“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