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施秉城关镇各村(社区)相继成立红白理事会—

群众卸下担子 乡村倡导新风

本报讯 (记者 陈丹 通讯员 龙集梅)“花销不到1万元,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起了大作用。”最近,施秉县城关镇云台村村民老王家办了喜事,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酒席开支却节省了不少。

近年来,施秉县城关镇各村(社区)相继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担任,对婚丧事宜、办事程序、彩礼限高标准、红白事办理桌数、宴请标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实行红白喜事报备制度。同时,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严格执行者,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制度获得加分,月末或季度末参与积分超市兑换活动,换取对应礼品;对无视规定者进行教育批评、黑榜公示等,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以前一台酒席少说也得花费两三万元。”云台村党支部书记庞勇说,以前,红白事排场是“面子”的体现。排场越大,意味着对亲人越重视。红白理事会给村民服务的过程,也是破旧立新的过程。

城关镇各村(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集中宣传、入户走访、设置宣传载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政策。同时,发动红白理事会成员到群众中“走一走”“问一问”“谈一谈”,持续向村民传播节俭养德、厚养薄葬理念。

“满月酒、周岁宴、升学宴、乔迁喜……以前,村里家家户户大事小事都要操办,比阔气、比排场,出不完的份子钱。”云台村的村民们都说,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每家每户都得按规矩办事,不讲排场、不搞攀比,经济负担轻了,文明新风立起来了。

民风淳,乡风净。如今,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文明新风已在城关镇各村(社区)推广开来。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红白理事会成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家家户户,通过发放宣传单、讲解典型事例等形式,宣传身边好人好事,以典型引领文明新风,持续倡导文明新风尚。

--> 2023-12-28 施秉城关镇各村(社区)相继成立红白理事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3143.html 1 群众卸下担子 乡村倡导新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