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拓展“点线面”打造文明实践“立方体”

习水县全面夯实“1中心—26所—257站—N点”文明实践阵地,形成县域横向共建、乡镇纵向共联的“点、线、面”立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工作导向,让文明之风浸润百姓心田。

文明实践“点”上发芽

“张嬢嬢,快点,县里舞蹈队又来教跳舞了。”今年习水县“庆丰收迎双节”文明实践示范性活动在该县南天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节前,文化大院里迎来很多文艺“红马甲”教群众跳舞,还一同创作农耕文化类节目《乡愁·乡情》,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文化大院响起。

近年来,习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抓住文艺工作与乡村发展互相促进这个关键点,用文艺盘活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整合文艺资源打造文艺志愿服务队,以“文艺+宣讲”形式深入基层常态化开展培训,有效实现资源下沉、以上补下,激活阵地作用。目前中心已培养400多名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并依托“四季如歌”文明实践品牌,深入各乡镇(街道)文明实践阵地,因地制宜开展艺术指导,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道德素养和精神文明风貌,实现每个文明实践阵地都能“点”上发芽。今年以来已深入土河村、南天门村、红旗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

文明实践“线”上开花

习水县整合利用全县志愿者队伍力量,高质高效打造志愿服务“新矩阵”。搭建起线上线下服务共享空间,为广大群众提供直接、高效的文明服务,实现文明实践“线”上开花。

线上全面推进“两心融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发展,打造全覆盖的文明实践宣传阵地,共建文明实践线上平台,开设志愿项目、秀文明、微心愿、点单服务、实践新闻等10个版块,将全县志愿服务队伍纳入线上平台,实行“中心+队伍”齐抓共管,精准化对接群众需求,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线上模式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点单服务62次。

线下以“1+19+26+257+N”志愿服务队体系运行,即打造一支志愿服务总队,在全县开展大型宣讲、文艺汇演、技能培训等示范性志愿服务活动,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文明实践活动“样板”;成立理论宣讲、卫生健康、科技科普、应急救援等19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除了日常开展志愿服务外,每月定期到文明实践所(站、点)开展培训,将专业知识输送到乡间;26支志愿服务分队由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组成,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由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组成,围绕文明实践五大内容开展活动。N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群众志愿者组成,围绕乡村治理、环境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

文明实践“面”上结果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重原味、好滋味的“文化惠民”大餐;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一个个生动的文明实践场景,让文明新风吹遍习水的大街小巷。

习水县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内容,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养有特色、服务性强、叫得响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土城镇华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创建乡村“文明迎亲队”文明实践品牌;回龙镇洞湾村依托书法之乡的文化背景打造“龙舞水墨”文明实践品牌,引导群众走进文艺殿堂,进行文化熏陶;坭坝乡南天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打造“粮满仓”志愿服务项目,邻里间互相帮助完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5年。

除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外,习水县还不断打造让群众有收获、喜欢去的文明实践示范阵地,桑木镇土河村苗族文明实践示范点、东皇街道东风湖社区易地搬迁文明实践示范点等,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文明实践“面”上结果。

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这里推动聚“点”,一支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这里串珠成“线”,一项项特色文明实践品牌,在这里连片成“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立方体”,让习水县广大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宋良芳)

--> 2023-12-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3042.html 1 拓展“点线面”打造文明实践“立方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