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贵州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探索者,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经验,立足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中期的历史方位,积极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带动,积极实施“强省会行动”,规划建设黔中城市群和两个都市圈,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区“三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产城融合,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镇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镇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积极推进城市城镇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断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全面放开各级城市城镇落户限制,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
着力推进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实施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地下管网等改造,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传承,根据各地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市城镇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各地探索出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尊重和善待城市老建筑,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底蕴。
抓转移和抓回流“双管齐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一是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一群三带”城镇化格局,提升各级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集聚发展要素,夯实县城发展基础,积极支持创新创业,拓展就业容量,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加快推进更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后在城镇就业创业,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三是充分挖掘我省人力资源潜力、高效利用人口红利优势,加大劳动力培养培训力度,加快提升人口素质,推动我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互动”持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改善城镇就业创业环境,创造更多城镇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进一步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目标,以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基础特色产业,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为留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会。
“富口袋”“富脑袋”协同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推动“村BA”“村超”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实践,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更好促进文脉传承、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
守牢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创新绿色低碳科技,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各项措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园区、乡镇生活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提升工程。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保护区立法,对酱酒生产环境实施最严格保护。
(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