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位于万山朱砂工艺产业园的红运民族朱砂工艺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声此起彼伏,雕刻、压模、选品、抛光、清洗……生产现场格外忙碌。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传统汞产业是万山唯一的支柱产业。历经3000多年的开采,朱砂资源枯竭。近年来,万山主动探索产业转型,不仅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下功夫,推动汞产业由“原生汞”向“再生汞”转变,还充分利用“朱砂”这一珍贵文化元素和文化品牌,研发朱砂文创产品、发展朱砂文化旅游,从“卖资源”转向“卖文化”,实现产业绿色转型。
2016年,万山区政府出资3亿元,建设以发展朱砂工艺产业为主体,集产品研发、培训、生产、检验、销售、展示于一体的万山朱砂工艺产业园,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交易中心,推动朱砂工艺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转变。
“目前,园区已入驻相关企业40家,年产量400吨以上,产品有朱砂原石摆件、朱砂雕刻、朱砂画、朱砂粉压模制品等7大类2000多种,其中100多项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万山经济开发区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芷若对园区产业如数家珍。
距离朱砂工艺产业园不到5公里的万山汞矿遗址,由于汞矿关闭破产,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墟。
为改变这一现状,万山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对矿区遗址和文物进行保护性的整体连片开发利用,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4A级景区——朱砂古镇,废弃的汞矿遗址重新焕发生机。
行走在朱砂古镇,复古风扑面而来,老建筑、老街道、老物品……瞬间让游客找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记忆,吸引了诸多网红主播前来创作短视频,让朱砂古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小镇”。
“我们在保留矿区原本风貌的基础上,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开发出一系列与朱砂开采相关的工业文化旅游项目,致力于把朱砂古镇打造成为中国矿山转型与文旅融合的样板。”铜仁吉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亦强介绍。
废弃矿山变成旅游小镇,原本在外务工的周晓琳从省外返乡,在“那个年代”一条街开起了一家“矿嫂豆花”店,当起了小老板。
“我们的豆腐脑用石磨现推现做,游客来了不光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豆花,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推磨,找到‘那个年代’生活中的记忆。”周晓琳靠着小店每月有5000元的稳定收入,赶上“五一”“十一”等假期,一天就能挣上千元。
数据显示,去年万山朱砂工艺品销售额达7.3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今年预计产值可达8.5亿元,朱砂工艺产业已成为万山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如今的万山,除了深入挖掘文化和风景资源,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产业、风电产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了从“一汞独大”转向“多元发展”,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千年丹都·转型之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