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屯堡人家过大年”系列活动到快手“村BA”,从蔡官镇首届民族文化美食节到文化进万家之“我们的节日·四月八”暨“Hi西秀”嘉年华系列活动,从“多彩贵州风·大明屯堡行”安顺西秀旧州“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节地戏巡游到安顺首届美食节、彩虹跑、膜法世家音乐节。今年初以来,安顺市西秀区各类文化、文体活动轮番上阵,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为各地游客带来一场场丰富的文化盛宴、体育盛事。
西秀区以独特的屯堡文化、公共文体活动为媒,不断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促进文旅融合。借助各类节会及文体活动,西秀区充分展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不断激发旅游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民俗搭台 文化唱戏
“这个活动精彩纷呈,非常震撼!屯堡文化浓郁厚重,很有意思,类似的活动,有时间我一定和家人朋友再来玩。”参加完“屯堡人家过大年”活动,游客杨小仙赞不绝口。
“屯年”是屯堡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600年屯堡文化最有底蕴的历史缩影。地戏、花灯、祭灶仪式、“抬亭子”等非遗及民俗活动,生动展现了独具内涵的屯堡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和民族特色。西秀区以“屯俗、屯福、屯味、屯货、屯匠、屯宿、屯景”为主题,借助大众化的群众节日,以多形式、多场次的互动方式搭建活动平台,举办多场活动展示屯堡文化的系列活动,引导游客参与到屯俗活动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旅游经济复苏。
“屯堡人家过大年”系列文化品牌活动现场“屯味儿”十足,人山人海,周边小吃摊被抢购一空;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2023年安顺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将地戏、花灯、山歌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重新搬上了荧幕舞台,让“屯堡”文艺活动成为深受广大市民朋友喜爱的春节联欢节目;“非遗过大年·家乡的年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展示活动将屯堡山歌、花灯歌舞、安顺小吃歌、地戏等安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轮番上阵,赢得现场群众阵阵掌声;“抬亭子”巡游的开展吸引了大批周边群众,自发来到现场观看活动表演……此外,今年西秀区还开展云峰屯堡景区开园仪式暨“穿越云山屯·露营嘉年华”系列活动、西秀区旧州“五·二八”屯堡文化民俗节活动、2023贵州(安顺)屯堡文化节“迎国庆 Hi西秀”系列等活动,以活动为“媒”,发扬、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文化旅游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旅游消费增长。
体育出圈 振兴有范
6月中旬,西秀区快手“村BA”决赛开赛,决赛现场座无虚席,本土球员一个个精彩的传球、上篮、三分,展现出乡村篮球的热血与激情,央媒、省、市、县等媒体纷纷到现场进行报道,西秀区大西桥镇小寨村的这场比赛,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西秀区充分发挥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作用,联合企业共同助力体育事业的发展,确保赛事乡民主不变,乡土乡味不变,乡趣本色不变,乡球公益不变的前提下,把乡土性、趣味性、竞技性和公益性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套“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的政府“零资金”办赛改革创新之路,推动体育赛事走进“乡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事业的积极性,通过“线下赛事+线上直播”联动,带领群众感受热闹欢乐的乡村烟火气;安顺市第三届运动会西秀区代表团参加青少年组、成年人组、残疾人组、老年人组15个大项27个小项的全部比赛,共获奖牌数142块,参赛人数和奖牌数获安顺市第一;第三届“茅台王子杯”足球联赛吸引来自安顺市各县区的20支队伍参赛角逐冠军……西秀区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体旅融合发展,改革探索、深度融合的方式,走出一条文体旅融合发展之路。
节日烟火 点燃经济
美食、拳击、篝火晚会应有尽有。7月8日,西秀区蔡官镇首届民族文化美食节开幕,超过300个摊点售卖特色美食,各式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广场上,美食品鉴、文艺汇演、篮球竞赛、篝火晚会、非遗传承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目光。蔡官夜市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40.1万人次,占西秀区“五一”接待游客的53%,旅游收入2800万元。
将文化优势变为经济增长动力。2023年1月至11月,西秀区旅游接待人数1310.2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3%;实现旅游总收入145.40亿元,同比增长47.11%;过夜人数268.87万人次,同比增长54.98%;人均消费1109.69元,同比增长12.71%。未来,西秀区将继续发挥屯堡文化优势,以节为媒,以文促旅,推动旅游经济复苏增长,文体旅活动融合发展。
(本文图片由安顺市西秀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