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寒冷,但在毕节市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牛羊养殖示范基地,宋德荣还是常带着团队成员,载着农业物资,在地里现场进行技术培训。养殖户邹洪祥感慨:“宋老师和团队专家免费发种公羊、发物资,搞培训,咱们养羊、种地更有底气。”
宋德荣是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团长。2022年3月,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成立,宋德荣组织团队9省(市、区)13个单位的18名专家,深入赫章重点产业乡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为产业把好科技脉,为生产把好技术关。一年多以来,团队带着成果、技术沉下基层,带着问题、难点回来集中攻关。“我们将进一步抓强项、补短板,根据赫章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持续跟进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宋德荣说。
提升本土科技人才专业能力
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成员分别来自国家绒毛用羊、国家葡萄(蓝莓)、国家生猪、国家中药材、国家蛋鸡等产业技术体系的岗站专家及国家研发计划的首席专家。
“赫章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需要我们团队去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宋德荣说。
为建设一支“留得住的队伍”,在帮扶工作中,该团队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向本土农技人员、致富能手传授技术知识,培养提升科学素养。一年多来,团队共培训农技人员、企业(场户)1000余人。
同时,团队还按1:3比例帮带当地科技特派员,并吸纳来自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所在单位、赫章县农业农村系统及养殖企业的科技人才加入特派团。
“通过不断参与到项目实施、培训交流中,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到很快提升。”赫章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畜牧发展中心负责人王圣说,如今他也加入到这个团队,更好地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根据技术需求,团队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结对帮扶,技术指导蛋鸡骨干企业、肉牛育肥场、养羊企业(场户)、柯乐猪场、肉兔场、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共计40余个企业(场户)。
团队还组织15位专家拟写了“服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我能做什么”的技术咨询清单1份,组织编写《养羊技术100问》口袋书1册。
“当地群众对产业发展的热情很高。每一次技术培训和服务,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且都能收到群众反馈,这让我很开心。”团队成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刘月琴说,大家尽己所能传授所学,根据群众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以培养更多“带不走”的农技人才。
聚焦产业服务出实招解民忧
禽畜粪污如何绿色处理,一直是养殖场的难题。赫章县可乐乡双龙生猪养殖场负责人张涛就曾因此而苦恼:“猪场每天产出近2吨猪粪,按传统处理方式,效率低、效果差,且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人居环境。”
和张涛一样,赫章许多养殖户和公司都曾为此而焦头烂额。宋德荣和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后,开展羊粪养殖蚯蚓试验,希望构建一种“粪—蚯蚓肥—草(果蔬)—畜”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以此解决农村畜粪污染环境的问题,增加羊粪附加值。
今年7月,试验取得成功。50天试验结果显示:每1平方米蚯蚓床可生产鲜蚯蚓1公斤,消耗羊粪133公斤—143公斤,能获得70%的蚯蚓粪。一年可采收鲜蚯蚓3次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3。用1亩地养殖蚯蚓,可年产鲜蚯蚓1400公斤,获得蚯蚓粪130吨—140吨,仅鲜蚯蚓即可实现产值4.2万元—5.6万元。
“用羊粪养殖蚯蚓,消耗粪量大,能达到解决畜粪污染环境的目的,且获得的蚯蚓粪无羊粪气味,是很好的有机肥,可用作种植牧草、瓜果蔬菜或烤烟育苗等的基肥。”宋德荣说,这次试验成功,对构建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同时,团队还不断探索猪粪、牛粪、鸡粪等禽畜粪便养殖蚯蚓技术,且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正面向全县推广,并已免费向10余家养殖户和企业提供蚯蚓。
“用猪粪养蚯蚓,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获取绿色有机肥,一举多得。”张涛信心满满地盘算着未来的发展计划:“准备扩大现有的鱼塘规模,等蚯蚓长好后用来喂鱼,把有机肥卖给村里的烤烟种植大户……”
聚焦产业发展,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服务覆盖赫章县肉牛、绒毛用羊、生猪、蛋鸡、中药材、核桃、蓝莓等7个重点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把脉、全方位会诊。
一年多来,团队已现场解决柯乐猪产仔数低、非洲猪瘟防控难、土鸡育雏死亡率高、牛羊粪污无害化处理难、蓝莓果蝇绿色防控难等生产实际问题50余个(次)。
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助农增收
“宋老师团队推广的新品种贵乾半细毛羊,产量和产值都比我的老品种羊要高出不少。”在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有20余年养羊经验的符昌志算了笔账:自从去年换了新品种羊,他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
符昌志所养的贵乾半细毛羊,由宋德荣领衔育成,并于2021年10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实现了贵州畜禽品种国家审定“零突破”,被列为“2023年贵州省十大农业主导品种”。
“这种羊毛更细,长势更快,身体更好,市场价格更高。”宋德荣介绍,近两年团队已推广贵乾半细毛羊种公羊600余只,改良低产羊15000余只。如今,贵乾半细毛羊已成为产区老百姓的当家品种,有近万户养殖户。
在帮扶过程中,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不断把新技术新成果落地赫章,让当地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好处。
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团队示范推广营养袋种植天麻新技术、核桃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新技术、青年蛋鸡培育新技术以前羊“同期发情+幼畜超排+胚胎移植”繁快新技术等,促进当地农业主导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如今,为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根据调研发现的科技需求,团队专家正在围绕畜禽草料降本增效、低产畜禽选育提高、家畜靶向育肥、畜禽疫病防控、营养调控、畜产品精深加工、圈舍环境控制、畜禽粪污养殖蚯蚓、天麻“两菌一种”繁育及病虫害绿色防控、蓝莓鲜果延时等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开展攻关,助力赫章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彩新论
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陈阳
乌蒙大地上,国家科技特派团赫章团日复一日深入重点产业乡镇助力一方产业发展;台江县革一镇,“枇杷保姆”吴格娥十年如一日为台江“革一枇杷”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武陵腹地,省级科技特派员张绍阳长期驻扎沿河与村民同吃同住,实时提供最新最优的技术指导。
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广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有技术、有成果、懂政策的优势,在促进农村基层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把创新动能撒播到田间地头。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让他们的智慧在基层生根发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从去年开始,贵州以县为单位采取“一县一团”方式,统筹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特派团,对县域特色产业、1516个乡镇、18091个村、1200家涉农重点企业实现了四个全覆盖。
一片片农田、一个个派驻点,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试验田”、科技成果的“转化场”。广大科技特派员带着知识和技术,深入田间地头,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授之以渔培育了一批留得下、带不走的高素质农民,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和产业发展后劲,让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服务“三农”事业中,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群科技人才持之以恒地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带领人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将该项制度继续一以贯之、始终如一地抓下去,为农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