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邪 葛永智 阙成岱
12月6日,松桃自治县寨英镇,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城门、红石板梵净古道、万寿宫、老木屋等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古镇6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古镇居民黄兴成走出老木屋,来到小江河边迎着西下的太阳,抬头看着碧水蓝天,感慨地说:“真的感谢国家铁腕治污,还古镇碧水蓝天。”
寨英镇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发源于梵净山的小江河是锦江上游重要支流,过去从寨英乘船沿锦江、沅江可直达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重镇。
据介绍,寨英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梵净山下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万寿宫、福寿宫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集苗族建筑与徽派建筑之大成。
寨英镇也是“中国锰都”——松桃的锰矿石核心矿产区,松桃自治县20世纪70年代就在该镇成立县办锰矿厂,是松桃最早规模开采锰矿的镇。
今年69岁的黄兴成是县办锰矿厂最早的一批工人,曾以挖矿、挑矿为生。改革开放后,当地锰矿厂猛增,黄兴成与当地群众抓住机遇,购买货车加入拉运锰矿、焙烧锰矿的大军。
“我曾有几辆拉运锰矿的货车、3座焙烧窑,2000年左右,锰矿行情好的时候每年可收入几十万元。”黄兴成自豪地说。
锰矿让寨英镇再现古镇繁荣,县办锰矿厂的道路旁开满了商店,路上来回的500多辆运矿车串成了线,前来买矿的湖南、重庆等地客商云集,寨英人成了该县有名的“矿豪”。
但是,粗放的锰矿开采和焙烧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小江河水流变小、河床的砂石越积越厚、河水及河里的石头都变黑了。天空也总是雾尘尘的,集镇居民刚抹净的家具上很快又积下厚厚的一层灰。
“整个寨英集镇难见蓝天,只有600多座焙烧窑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空气刺鼻。”黄兴成说,受不了恶劣的环境,因经营锰矿赚了钱的人家纷纷到铜仁城区购房定居,他也早早在铜仁购房并把子女送到城里求学、工作。
近年来,铜仁大力整治松桃锰矿业,关闭淘汰粗放的锰矿开采、提炼加工,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和锰污染治理力度,焙烧窑全部封禁。寨英镇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并依托古镇文化、滚龙文化、特色美食等独有优势资源,拉动民宿、文旅产业发展。
如今,寨英镇的天又蓝了、水又绿了。独自居住在寨英老木屋的黄兴成说:“感谢国家关闭焙烧窑等治污政策,我还是愿意居住在生我养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