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可远程操作采煤,井下部分工位实现无人值守,巡检用上机器人——

矿井“智变” 发展蝶变

信息智能充电柜。 胡明军 摄

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潘华 吴静

12月14日,位于毕节市黔西市甘棠乡的贵州豫能新田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机电副矿长于彬正通过整墙的大屏幕实时观察井下采煤、掘进、“一通三防”等系统的运转情况。

近年来,新田煤矿面对瓦斯治理难、安全威胁大等诸多问题,依托科技创新,把加强智能化煤矿建设作为矿井技术进步和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广泛推广运用智能化先进设备技术,推动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煤矿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生产、调度、机电等主要专业在线协同工作,矿井智能化综合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于彬说。

于彬身后,新田煤矿机电部主任朱贞贵同样在认真盯着桌面上的显示屏,通过3D场景,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查看操作区域人员动态。

此时的屏幕上,是一幅幅循环显示的实时监控画面,涉及主煤流、井口、主井皮带头、井下中央泵房、工作面等重点区域。

“煤矿安装了36台智能AI摄像头,我们可以通过AI图像识别分析系统,有效识别井下作业人员的体态动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朱贞贵说。

于彬介绍,新田煤矿设计能力120万吨/年,是贵州省首家“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试点单位和5G+智慧矿山建设示范单位。目前井下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Wifi信号直通地下,实现数据高效传输。

“5G网络延时很低,带宽更大,数据可以及时、有效传到地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人盯人方式,使地面能实时精准、快速掌控井下的每一个动态作业情况。”于彬说。

2021年5月,作为“西电东送”配套供煤矿井,新田煤矿启动贵州省首个智能化煤矿建设。井下、地面分别建有智能化工作面控制中心等智能化设施,集控中心对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可一键启停,实现了采煤机射频精确定位、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智能跟机移架、三机智能联动控制等功能。

2022年,新田煤矿智能化示范矿建设通过验收,智能化建设成功,不仅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工作面也达到无人或少人则安的目的,每年降本增效百万元以上。与之相应的,是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矿井“智变”,带来发展的蝶变。

“智能化工作面建成后,实现了自动跟机移架,巡检只需一个人就可完成。”于彬说。

“过去一个采煤工作面一个班十几个人还忙不过来,工人上井后全身都是煤灰。现在实现远距离操作割煤,条件好太多了。”新田煤矿综采队技术员刘建伟说。

目前,新田煤矿已相继建成自动化控制中心、智能化工作面控制中心,井下机电硐室实现了无人值守,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主井皮带巡检和井下中央变电所巡检用上了机器人。

“我们在地面就能进行远程操作采煤、巡查安全隐患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安全系数,为企业安全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于彬说。

--> 2023-12-18 可远程操作采煤,井下部分工位实现无人值守,巡检用上机器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2026.html 1 矿井“智变” 发展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