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地矿114地质队物探尖班

“问诊”排水管网找到治污“良方”

谢国欢

114地质队物探工作队员正在检查排水口。 谢国欢 摄

冬季,赤水河褪去红色,水质变得更加清澈和干净,从高处俯瞰,河流宛如一条透亮的玉带,与青山交融,与茅台镇城景相依。

赤水河,中国最香醇的一条河流,也是茅台酒的灵魂之源。

这条河流聚集了长征文化、盐运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酒文化,是长江中上游中,唯一一条没有工业污染的原生态自然河流。

发挥物探作用 助力水环境治理

由于茅台镇部分酒企排水管网系统建设年代久远、管道老化等原因,导致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和数不清的排水管网,存在雨污混接、破损渗漏、管道堵塞、排水不畅等情况,污水混入雨水管网系统,极易造成入河排水口、河堤大沟水量、水质异常,很有可能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最终受损的是企业本身。

某酒企作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亦是保护生态的践行者,主动扛起赤水河保护源头责任。

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该酒企委托贵州地矿114地质队物探工程队在厂区开展排水管网排查项目,通过排查、溯源、监测等方式,全面摸清排水管网现状,找出潜在的环境污染源隐患。

排查项目是个系统工程,排查既要摸清污水混进清水污染外环境的情况,也要摸清清水混进污水的情况。

114地质队物探工程队厂区排水管网排查项目负责人黄世超表示,该酒厂有排水口直排河流,物探工作队率先从排水口开始进行逐一排查。

“我们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锁定了排水口破裂、渗漏等问题后,交由公司进行了整改。”

“没想到,前期酒厂排水管网整改完毕后,却导致茅台镇处理厂的进水量猛增,污水处理负荷过大,远超污水日处理量,污水蓄水池经常处于‘红线’状态。”黄世超继续说,处理不完的污水,污水处理厂必须调用货车转运多余的污水进行处理,这不仅耗时、耗力、耗成本,还存在溢流风险,也解决不了污水处理的根本问题。

物探排查工程 精准锁定源头

新问题的出现,一定存在原因。为此,114地质队物探尖班不分昼夜“把脉问诊”,找出“病症”。

在机器人等物探技术的加持下,工作队发现厂区雨水沟有很多地方存在破裂处,雨水会自然下渗混进污水管道,而检查井也因自身设计问题缺少止渗水效果,一下雨,水量激增,混入污水,就会导致污水处理厂处于负荷状态。

污水处理不完,会有什么后果?污水处理不完,酒厂只能被迫停产,而这样的现象确有发生。

“面对新的问题,如何进行排查,排查工作难度大不大?”“白天厂区都在生产,无法准确辨别清水与污水源头,物探队只能选择在夜间进行排查。连续奋战4个多月后,物探队最终排查出了精准情况。”黄世超回答道。

在排查前,该酒企自身就缺少酒厂排水管网历史资料,对管网底数也不清,导致出现了相对较多的新问题。

“通过前两期项目的实施,物探队给出了精准的报告,帮助我们解决了亟待解决的污染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管网排查这项工作,我们决定对整个厂区开展一个更为全面的管网排查工作。”该酒企相关负责人表示。

摸清底数 开出治污“良方”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事故池管网、雨水检查井、废水收集池、隔油池……一个不漏,拉网式全面排查后,酒厂现在管网清、底数清、问题点清。

2023年11月,物探队提交了验收报告,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出具了精确到管网材质、埋升、走向、平面位置、问题情况、管网类型的“厂区管网一张图”,开出了详细的“诊治良方”。

在114地质队物探工程队的帮助下,该酒企初步建立了“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污染源”全链条的管控体系,为后续管网改造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该酒企将重拳出击,全面启动管网改造工作,通过控源截污,实现雨污分流,全面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保障企业良性发展。

精细活、硬技术、优服务,114地质队物探工程队赢得了甲方的赞誉和信赖。

排查任务结束,物探工程队也即将撤出酒厂。在未撤离的每一刻,物探队每位工作队员依旧坚持巡视,对酒厂各个排水口的水质进行简易检测,用日记本记录检测结果,确保污染防治万无一失。

“以绿色生态发展为理念,我们将继续发扬孺子牛精神,释放团队潜力,做足技术文章,助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114地质队党委书记、队长李应涛说。

--> 2023-12-15 谢国欢 贵州地矿114地质队物探尖班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1928.html 1 “问诊”排水管网找到治污“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