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事大家议 乡风更文明

——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创新乡村治理显成效

吴传娟

初冬,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村办公楼前,“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牌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晨练散步村民袁值才沿环湖路走走,到村公示栏看看,朗朗上口的“六议一审三公开”顺口溜,成了他最喜欢看的内容。

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的群建村辖2个村民组134户580口人,党员20名,村民代表18名。像袁值才这样关心村里大事小情的大有人在。

“这几年,村子发展快,关键一条是制度定得好,民主管村管得好。”说起群建村的变化,袁值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乡村治理是国家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建群村探索出一些新做法、新经验。

“从‘四议两公开’到‘六议一审三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村不断更新乡村治理模式,目前形成的‘六议一审三公开’工作法,是群建村规矩治村、民主管理的法宝。”村党支部书记袁贵明坦言,群建村之前在推行“四议两公开”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级事务,虽然走了程序,但到最后有的村民还是什么也不知道。部分村民拒不执行,有的甚至找茬、告状。

今年以来,为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决策中来,群建村围绕推行“四议两公开”过程中暴露出的“盲区”和“短板”,村“两委”主动“点题”,干部群众共同“破题”,在制约民主管理的痛点、堵点上持续发力。

对以往“提议”环节干部提议多、群众发声少,广泛性、全面性体现不充分的弊端,群建村经过实践探索,在“提议”前添加了“动议”环节。规定凡是涉及上级安排、村里的大事小情,全体村民都有权提出意见。提出事项经党小组把关答复后,才可形成下一环节的提议事项,从而确保了“动议”形成有更为科学全面的政策、法律和群众基础。

对以往村民代表擅自做主、征求民意搞变通、打折扣的不作为行为,群建村在“决议”之前添加“民议”环节。规定只有100%征求村民意见后才能进行表决。村民有了话语权,村级管理体现出真民主。

除此之外,群建村还新增加了一项“乡党委政府审核”,规定凡是村级议出来的涉及项目建设的事项,必须报乡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后方可以实施。同时,群建村还在原“两公开”的中间增加了“进展进度公开”,确保“决议”事项在实施过程,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现在农村人员流动很大,管理手段必须现代化。针对外出务工的村民,我们主要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告知,并录音或截图留痕。”村委会副主任袁启蒙解开了疑惑,“在我们村,大到全村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小到发生村民家但影响全局的顽疾,都要走‘六议一审三公开’程序,真公开、真民主、真兑现。”

民事如何理,纠纷咋化解,牲畜如何管等,这些看似鸡毛蒜皮事,其实都与村民生活、村级治理息息相关。袁贵明说,村干部只有做事公平了,腰杆挺直了,说话才有底气。让群众由治理对象,变为治理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就是群建村的‘自治经’。”

据了解,群建村以创新推行“六议一审三公开”为抓手,先后制定《群建村村支“两委”工作法》《群建村党员公约》《群建村村规民约》《群建村“村民说事”制度》等,并创新开办全国首个“垃圾当铺”,全力打好“乡村治理牌”。目前,全村各项指标名列前茅,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余元、同比增长10.41%。

“‘六议一审三公开’,解决了‘一个问题’,破解了‘四道难题’。即解决了开村民大会难的问题,破解了村干部作风不民主、村民代表履职不到位、所议事项不符合整体规划、决议事项落实质量不好的问题,民意‘留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织金县大平乡党委副书记、群建村联系村领导郑林如是说。

--> 2023-12-15 ——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创新乡村治理显成效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1908.html 1 村事大家议 乡风更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