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 三次创奖见证奋斗历程

颁奖现场。

茅台的“创美之路”,也是一条创新之路。

全国质量奖,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质量协会设立的奖项。该奖项坚持“高标准、少而精、树标杆”的评审原则,对实施卓越质量管理且在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授予国家级荣誉。

全国质量奖又被称为“中国质量奥斯卡”,与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的EFQM卓越奖——这世界三大质量奖齐名。

贵州茅台第一次获得“全国质量奖”是在2003年。彼时,上市刚两年的贵州茅台,在充足资金的加持下,茅台酒产量历史性的突破1万吨,迎来了它的历史转折点,开始了从稳步前行到全力起跑的跨越。

据茅台酒厂厂志记载,2001年贵州茅台上市后开始启动争创全国质量奖,旨在促进ISO9000系列标准(2000版)落实到实处,促进各种质量制度的健全落实,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

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2003年正好是中国白酒第一个“黄金十年”的起点,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酒企之间的竞争已不单是拼产能,更关乎量与质。

如何打开行业竞争局面,实现行业领先地位目标?当时营收、利润、市值、行业地位都远不如今的茅台,第一次尝试系统性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产能破万吨、利润市值登上行业第一”的历史性跨越,打响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第一枪。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贵州茅台首次创奖即告成功,标志着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世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向世界先进管理水平又迈进了一步。

时隔8年后的2011年,贵州茅台第二次获得全国质量奖。当时正值“十二五”开局起步和茅台建厂60周年重要时期,贵州茅台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23亿元,营收实现184亿元,产能也从2003年的1万吨提升至近4万吨。

于生产型企业而言,产量的提高也意味着对各类生产环节、质量把控的要求会更高。贵州茅台以第二次创奖为契机,再一次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检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成就了“中国白酒头部领军企业和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

事实上,进入2010年代,白酒行业对规模、效益的热衷日渐白热化,直到2012年政策端为这股热潮降了温,一些酒企吞下了盲目扩张的恶果。坚持效益服从于质量的茅台,在这一阶段业绩始终保持了正增长。事后行业观察者分析,正是因为品质的强支撑,茅台才得以率先平稳过渡。

2013年,中国白酒“黄金十年”结束,而茅台在此期间也积蓄到足够的力量,不仅茅台酒年产量突破5万吨,营收更是达到346.2亿元人民币,跃居行业第一,成长为中国白酒行业里当之无愧的龙头。

“十四五”以来,茅台也进入了“高质强业”发展的新征程,开启营销“美时代”。面向未来,茅台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塑造世界一流品牌”的发展愿景。

在丁雄军看来,行业变局中,茅台如何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成为“品质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是茅台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站在茅台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和关键风口,茅台人再次以“创奖”来为新征程添码助力,推动茅台实现“双一流、三突破、五跨越”的战略目标。2023年,贵州茅台第三次获得全国质量奖,此时的茅台已成长为营收超千亿元、市值超2万亿元的世界烈酒第一品牌。

可以说,贵州茅台的三次创奖历程,不仅承载着茅台人对质量管理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更为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有力注脚。

--> 2023-12-1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1816.html 1 ■ 三次创奖见证奋斗历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