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贴心了,一个窗口就能办理两个部门的事,再也不两头跑了!”
12月7日,汇川区米奇丁当服装店负责人到税务窗口办理清税业务,但系统内无工商登记信息,税务人员立即在“清税信息实时互推”微信群将情况反馈。不到两分钟时间,市场监管部门人员便在系统内重新推送工商登记信息,使其顺利完成了清税业务。
同频共振,融入服务一体化。以上类似的互推消息每天都会在“清税信息实时互推”微信群发生。为便利企业注销环节的业务办理,今年来,该所主动联系区营商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三方人员共同参与的“清税信息实时互推”微信群,遇到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推送信息的情形,直接到群里联系相关人员即可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只有不断扩大基层共治‘朋友圈’,才能推动税收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的转变。”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亚可介绍,针对办税缴费其他堵点难题,该所还与区自然资源局共建“业务同训”,与社保部门携手开展“宣传同步、社区同进”等措施,积极收集税费缴纳人遇到的新难点新问题。通过合作,为解决发票代开,社保非税缴纳“就地办”“就近办”等问题,切实做到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忧。
此外,需要纳税人离厅后到税务所处理的事项,该所还个性化推出《离厅业务处理温馨提示》,将以往口头一次性告知的事项,改为通过纸质方式告知,并与税务所建立联系机制,对纳税人业务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服务,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对一些离厅处理事项“搞不懂、记不住、说不清”的问题,在便利纳税人的同时提高了服务质效,得到纳税人一致好评。
同时,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运用,对涉税争议纠纷,该所根据实际采用“劳模畅心谈”“律师普法讲”“税收管理员说理”“社区工作员说情”等方法,实现定分止争目标。还定期开展纳税人缴费人参加大厅“体验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办税员等作为“税费服务体验师”,参加“学税堂”“纳税人讲给纳税人听”办税学税体验,深入参与“走流程、听建议”活动。
体验服务走进来,便民服务走出去。为进一步优化基层便民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遵义经开区税务局依托村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着力打造以汇川区仁和苑社区、干田社区为代表的“15分钟税费服务圈”基层税费服务阵地,积极与辖区内农村商业银行、贵州银行合作,构建办理医保缴费“不出村”办税服务新格局。
通过建立“税务+N”协作机制,明确同各个社会治理协作单位的“争议共管”事项,实行税管家和所在社区居委会主任按月互访和开展工作值守,通过工作例会等形式研究解决税费服务难题。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发动社区党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外部力量,招募税收志愿者20人,助力解决辖区内纳税人、缴费人在税费业务办理、涉税诉求响应、征纳矛盾调解等方面难题,营造和谐征纳环境。税收志愿者重点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开展入户服务,“面对面”连线帮办,“手把手”辅导操作,帮助老年人打破“数字鸿沟”,帮助行动不便人员“无障办理”,让税费服务更显温度。
“这种党建共建、业务共办、服务直达的方式,将办税缴费资源下沉到社区,打造的‘15分钟税费服务圈’是拓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仁和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英表示,15分钟税费服务圈实现了居民就近办税、马上缴费,为辖区商家提供了家门口、面对面、手把手的服务,让办税缴费更近、更优、更便捷。
截至目前,遵义经开区税务局已建成“税汇享”便民缴费点43个,在2个大型商业圈摆放自助办税终端2台、张贴业务办理二维码,选派25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先锋队,公开税费服务热线,为商圈周围人群提供便民、就近、精准的发票办理、税费缴纳、宣传辅导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