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台山景区大门口的广场,景区简介似乎在提醒着每一位游人: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
穿过爬满绿色植物的景区大门,没走多远,仿佛已经置身于绿色王国:这里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沿着景区干净的道路拾级而上,两边的鹅掌楸、红豆杉、穗花杉等珍稀植物令人目不暇接。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物种丰富,已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094种,其中不乏珍贵物种,如硬叶兜兰、银杏、柔毛油杉,还有岩生鹅耳枥、贵州鹅耳枥、狭叶溲疏、小果冬青、红脉槭、短毛唇柱苣苔、长梗刚毛五加、黔中紫菀等贵州特有植物。”贵州省林科院院长冉景丞如数家珍地介绍。
“这里还有猕猴、豹猫等珍稀野生动物。”说话间,不远处的高大树木上,数只猕猴在树枝间互相追逐、嬉戏。冉景丞接着介绍,这里已发现有脊椎动物331种,猕猴、藏酋猴、豹猫、鬣羚、斑羚、林麝、红腹锦鸡、松雀鹰、草鸮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还有马铁菊头蝠、贵州菊头蝠、西南鼠耳蝠、紫啸鸫、小泡巨鼠等对喀斯特洞穴有一定依赖的脊椎动物。
由于物种丰富,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
“这里保存了完好的白云岩喀斯特地层、构造、地貌、洞穴、地下水系等地质遗迹和与之相匹配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的杰出代表。”冉景丞介绍。
在这里,悬崖绝壁耸立,河谷深切,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从河谷到山顶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小生境。
冉景丞介绍,由于小生境的高度异质性,加上喀斯特地区季节性、临时性水分亏欠梯度效应以及白云岩水平铲状水生态效应,使该区域植被形成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并且有明显的穿插型斑块状分布,包含了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
不仅如此,这里还拥有丰富的寄生、附生、攀援和生物喀斯特等生态适应现象,使整个空间利用程度极高。孑遗植物较丰富,如鹅掌楸、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柔毛油杉、黄杉、香果树等在区域内都有分布,其中柔毛油杉、黄杉还形成了典型群落。
“施秉喀斯特尚未进行过细致的综合科学考察,还有许多科学奥秘尚未解开,许多物种尚未发现,也有许多的惊奇尚且封存。”冉景丞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