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沿着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拐进赤水市葫市镇金沙村闷头溪组的一条小路,记者看到50岁的宋金权正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园里照料他的“宝贝”。
在这个距他家宅子50米不到的珍稀植物园内,有他亲手栽植的红豆杉、桫椤、福建柏等国家一级、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小黄花茶、赤水蕈树等地方特有植物,共计20余种。
宋家住在名叫闷头溪的沟谷里,这是桫椤保护区的一块“飞地”,沟中最珍贵的是一种濒危植物——小黄花茶。
1981年10月,科技工作者在这条沟里首次发现了一种开着奇特小黄花朵的山茶科植物。每当这种“花果共树”的植物茶花盛开,便满树金黄。随后,科技工作者将这种山茶科植物命名为小黄花茶。
1983年,这种极为罕见的黄色花朵茶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全球仅贵州赤水有分布,因此被誉为“茶花皇后”。
同年,为研究小黄花茶这种新记录物种,省内外的科考队一波接一波地来,身为森林防火队信息员的宋光明自然成了带路向导。
给科学家们带路的宋光明第一次对这种原先大家砍来当柴烧、做刀把的山茶树有了敬畏之心。从此,宋光明成为第一代“护花人”。这一护,就是23个春夏秋冬。2006年后,宋光明把“护花”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宋金权。
“要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育苗和栽植小黄花茶,那就更好了。”接过接力棒的宋金权,通过当科考团队的向导,向植物专家讨教小黄花茶采种育苗知识,并在自家后院收拾出一片空地,搭起大棚,直到2014年,这个简易的育苗基地累计成功育苗400余株。
同年,桫椤管理局在闷头溪沟谷规划了22亩土地建设珍稀植物园,用于集中栽植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和赤水特有珍稀植物,小黄花茶在此队列,宋金权的400余株小黄花茶苗便有了新“家”。
通过多年与闷头溪山沟的植物打交道,宋金权发现,小黄花茶与桫椤之间存在伴生关系,赤水丹霞地貌的酸性土壤和闷热山沟是它们的“天然温室”,与它们伴生的还有长瓣短柱茶、八角莲等珍稀濒危植物。于是在宋金权的建议下,上述植物先后“入住”植物园,宋金权也成了植物园的“大管家”。
从1983年到2023年,宋家父子走过了40载“护花”路。为了守护赤水特有的小黄花茶,父子二人相继熬白了头,换来的是珍稀植物园20余种植物的蓬勃生长。在父子俩的接力守护和细心栽植下,闷头溪沟谷的小黄花茶树株数,从1708株增至2023年初的2938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