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书慧 权若青 敖子棋
“上世纪60年代,草王坝村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在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大发渠边上,时代楷模黄大发回忆修渠始末。
“老支书一辈子干的一件事,不只是修渠通水,更是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播州区委党校副校长肖长彬有感而发。
这是不久前举行的一场“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一人讲理论、一人讲实践——讲的是党的创新理论,说的是身边发展故事。听完宣讲,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仲冬时节,黔中大地热潮涌动。从机关到社区、从城市到农村,一场场生动的宣讲、一次次热烈的讨论……贵州大地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热潮。
知从所来,方明所往。回望来时路,以2011年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为标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贵州开启了改革发展崭新阶段。
“必须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前进。”“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切嘱托,贵州人民始终牢记、践行不渝。
近年来,贵州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有力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地推进。
——深化学习教育。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深入展开、接续推进、不断深化。
——创新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大、二十大闭幕后,贵州迅速以千团万场“七进”大宣讲、“理论宣传二人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等,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在更广泛受众心中激发共鸣共情。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形成了更多丰富实践成果。
好消息接续传来!
2020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举行,向全球介绍中国脱贫攻坚重要成果,展示“贵州实践”。这场专题宣介会入选2020年党的对外工作十大新闻。
《“理论宣传二人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被中国政研会评为“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并名列全国案例首位。截至目前,3054支宣讲队已开展6700余场宣讲,覆盖听众55万余人次。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稳步增长、成果质量不断提升,部署推动“黔学”研究,深入开展“贵州缩影”“贵州样板”“贵州新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等重大专题研究,一批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陆续推出,研究宣传阐释深入推进。
…………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干事创业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2023年4月10日,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12月5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凝心铸魂、筑牢根本,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做到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忠诚,研究阐释注重转化运用,宣传普及力求入心力行。
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表示,将深刻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做好宣传阐释,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品德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长江表示,要继续实施好“溪山铸魂”工程,创新开展“红映溪山”研学、讲学、联学行动,用好“理论宣传二人讲”,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
省社科院院长张学立表示,省社科院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智库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贵州红色资源厚重,红色文化极具代表性。”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福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贵州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研究阐释、宣传教育,开展主题鲜明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潮涌黔中再扬帆。通过持续深入的理论学习,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凝聚起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