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眼下,贵州已进入冬季,正是传统的农闲时节,不过,凯里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刘毅反而更忙了,培训、指导、总结等事务,让“冬闲”变“冬忙”。
油菜是贵州省大宗经济作物和冬作主要作物。“根据气象信息,今年贵州的冬天以暖干为主,需要农技人员密切关注油菜病虫害的发生。”刘毅说。
秋收结束后,凯里市植保植检站在旁海镇负责指导1000亩的油菜示范田。连日来,刘毅经常和植保植检站的同事一道驱车前往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油菜的长势和种植情况,以便及时监测、预警和防治油菜病虫害等。
病虫害不等人,冬闲时节农更忙。在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间点,经常于乡村一线奔波,这对于50岁的刘毅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想要由理论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需要一大批农技员的示范应用与长期推广。
近年来,刘毅以水稻病虫害和鼠害为防控重点,推广应用稻蛙、鸭鱼共生、TBS围网灭鼠、毒饵站灭鼠等绿色防控技术,帮助全市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20万亩次,农区鼠害示范区防治效果在83.82%至86.5%。
7月21日,2023年全省粮食及重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推进会在凯里市召开。刘毅作为发言嘉宾,在大会上重点介绍了稻田鸭鱼共生经验。
“在稻田里养鸭和养鱼是传统做法,因大部分农户觉得鸭会捕食鱼,所以认为鸭、鱼不能同田养殖。经大量实验研究,二者并不冲突。饲养鸭子不仅能增收,还有助于提高稻田的肥力、减轻部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刘毅说。
化学农药对青蛙、鱼类、微生物等有危害作用。结合绿色发展要求,刘毅积极推广生物农药,以及太阳能杀虫灯、释放赤眼蜂、害虫性诱剂等配套设施。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虫害,且能在田埂的草根下越冬。对此,刘毅指导村民通过药剂拌种、放养鸭子、防虫网覆盖育秧等方式,保护秧苗期的水稻。
青蛙对水质有较高要求,且和鸭子一样主动攻击害虫。2019年,刘毅持续在凯里市旁海镇开展稻蛙增殖放养示范。“经过科学实验,每亩增殖放养300只左右的生态效益最佳,水稻发生病虫害的程度低,有效恢复生态。”
经过三年的推广,在夏季步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凯里平良贡米的核心产区,凯里市大风洞镇都蓬村里蛙声一片,稻田里又热闹了起来。
在刘毅看来,绿色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纯只进行某项推广往往效果不佳。对于诸多村民而言,绿色防控成本较高且见效慢,自发性开展应用的意愿低。此外,部分产品也需切实结合实际效果优化完善,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022年4月,贵州出台政策鼓励懂业务、懂技术、有成果的农技人员“揭榜挂帅”。截至目前,刘毅主持或参与了其中的两个项目,即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鼠害绿色防控。2023年2月,针对农区鼠害,刘毅在示范区内带领团队开展TBS灭鼠技术、毒饵站灭鼠技术等。项目区灭鼠前密度为6.49%,实施后密度为1.05%,累计完成推广面积1340亩,挽回粮食损失1.87万公斤,投入产出比为1:7.07。经专家验收,鼠害防治团队获全省二等奖的成绩。
培训活动占据了刘毅的相当部分时间。刘毅每年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超10次,临时田间培训则数不胜数。他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指导、咨询答疑、交流互动等方式让农户们全面了解病虫害防治方法,满足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刘毅表示,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和培训,村民对常见病虫害已了然于胸,但对施药的最佳时机把握不准。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新的病虫害不断传入,以前的部分次生病虫害逐步演化成主要病虫害,这需要农业科技人员及时指导。
20多年来,刘毅多次荣获各级农业技术奖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寒来暑往中,刘毅扎根凯里的广袤大地上,用汗水浇灌田野,用科技力量守护农作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期待更多的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