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景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曼 实习生 左雨函
热爱山野,爬过贵州三分之一的山,跑遍了贵州的林区。冉景丞常说:“我不在森林,就在去森林的路上。”他自称“贵州跑男”,要跑遍贵州每一片森林。
今年55岁的冉景丞,是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从小就喜欢动植物的他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生态环境研究,保护和研究生物多样性,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干就是30多年,至今仍然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贵州是生态研究的宝地
从小到大,冉景丞对大自然的热爱从来没变过。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毕业后,冉景丞就到了刚成立的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当时条件很艰苦,冉景丞就用自己仅有的几十块钱工资买酒精、福尔马林之类的防腐剂,开始收集标本。工作之余阅读文献,收集资料,琢磨怎么撰写研究论文。
后来,冉景丞调到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之后又调到了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不管到哪里,都没离开过生态保护和研究工作。常年奔波在贵州各个自然保护区之间,熟悉贵州的大山、森林和动植物。
30年来,冉景丞一直在探秘贵州生态资源和普及自然教育。为了发现、寻找、研究动植物,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原始森林中度过,吃干粮,睡山洞。他曾多次遇险,与黑熊、野猪等相遇。1990年,冉景丞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遇到眼镜蛇,被眼镜蛇喷毒伤及面部和眼睛,给眼睛造成了永久性伤害。
探秘的过程和发现的欣喜牵引着冉景丞继续埋头钻研生态科研。他曾和团队在贵州的洞穴里发现两种新的鱼类,命名为巨须金线鲃、南丹盲高原鳅。还发现两栖类新物种——茂兰瘰螈,以及几种盲行步甲。他说,贵州是块宝地,在新物种研究上,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发现。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冉景丞很重视科普工作。他通过演讲、讲座、自然课堂、研学旅行等方式,把探索到的新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自2007年起,他累计参与志愿者服务500小时,受教育人群上万余人。2022年6月,冉景丞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评选的“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用科普讲好贵州生态故事
爱生态环境研究,也爱科普推广生态环境研究。冉景丞组织编写的介绍贵州物种和生态的科普乡土教材《物种100·贵州智慧》《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就是希望将大自然的秘密、物种的生存智慧解读出来,唤起全社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识,让大家一起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之中。
贵州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物种100·贵州智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态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贵州生态物种世界,了解更多人类社会以外的生命故事,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它们,与它们共处,维护好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冉景丞对《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的出版过程记忆深刻,通过组织科学家讲故事,作家听故事、写故事的形式编写。科学家、文学家从最开始的互不满意到最后皆大欢喜,中间也有很多曲折艰辛。最重要的是通过多名科学家、文学家走千里山路,实地探测,从1000多个贵州生态地标挑选出了66个极具特色的生态地标,最终编写成这本集科学与文学为一体的读本。
记者:您在《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后记里提到“生态地标”这个概念放进书名的由来,现在“生态地标”这个概念社会接受度如何?您怎么看?
冉景丞:贵州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态良好,有相当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生态是高深的概念,是科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其实,生态是一种日常,是人面对万事万物的关系、物种之间的关系。同时生态也是一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我们当时出版这本书时,考虑到贵州有大量既是地标又具有生态内涵的地方,大胆使用了“生态地标”这个概念。开始是1000个生态地标备选,最后大家一致确定认同66处生态地标。“生态地标”这个提法国际上也有,国内近几年也逐渐用得多起来,社会接受度也较高。
记者:从2015年的《物种100·贵州智慧》到2017年的《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是什么原因让您连续推出关于贵州生态的科普图书?
冉景丞:我们贵州生态本体深厚,但解读和科普没跟上。有一次我带几个客人到茂兰自然保护区,给他们讲解保护区里珍稀植物的一些小知识小故事,比如这里的树为什么能长在石头上。刚好有一批游客路过,也停下来听我讲解,还为了听讲解跟导游要求放弃下一个景点。后来我身边围聚的人越来越多,从几个到几十个,这让我很感动,我不遗余力地讲解,20分钟可走完的路,我们走了两个小时。这启发了我的思考,既然“生物生命故事”能吸引大家驻足,这说明,人们对于了解自然知识是很有兴趣的,而这是良性循环,当一个人开始关注自然的发展,才有兴趣投身环境保护中。我觉得一个人的保护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传播力也很有限,可以用图书的形式传播生态方面的知识,这个想法得到了单位的支持,也就有了这些科普图书的组织编写。
记者:您接下来还会继续推出与生态保护相关科普图书吗?
冉景丞:是的。我目前在准备的两本书都与贵州的生态保护相关。一本暂名《品味喀斯特》,已经和相关单位签了约,主要是写喀斯特地貌是怎么来的,喀斯特地区物种间的关系。另一本则和黔金丝猴有关,为什么黔金丝猴只生活在梵净山?它们有什么生存智慧?这些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物种100·贵州智慧》。
《水墨黔乡·66个贵州生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