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结合“2+N”产业发展定位,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采取“六个一批”方式,实现应盘尽盘、分类处置,有效盘活现有资源,确保资产不闲置,有力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金秋的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红星村,成片的高粱地里,穗子饱满、籽粒闪亮。该村通过“专班(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大户(筹集资金、规范种植、示范引领)+散户”的模式,发展短效产业高粱100亩、长效产业中药材银杏100亩,带动200名群众务工,有效解决劳动力就近务工难的问题。
同时,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采取“飞地”模式在桂花村投入资金5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全村有469户1749人入股加入,2022年实现年收益5.5万元,可持续收入20年以上,惠及全村农户。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产,红星村今年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大户+脱贫户(监测户)”的发展模式,将闲置养猪场改建,实施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初建规模达50头牛犊。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固定就近就业用工3人、临时用工50人次,能够长期带动本村监测户和在家群众就近务工增收。项目所得利润按“82”模式进行差异化分配,利润的80%用于全村突发严重困难的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分红或安排村级公益性岗位,20%用于乡村治理建设,进一步整合了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中兴街道距印江县城仅7公里,杨家坪村红星院子,凭借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搭上“乡村旅游”快车,村子人气旺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
原来,红星院子是该街道闲置下来的校舍,该村小建成历史悠久,直到2018年,因生源减少,就此闲置下来。“这么大一栋房子,被闲置太浪费了。”杨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杨飞说道。
农村闲置校舍是一笔宝贵的资源。近年,印江统一部署,盘活用好公有资产,及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重大问题,通过充实办公用房、出租、公益性改建、集体经济使用等方式全面盘活闲置公有资产。
在这一政策支持下,杨家坪村总投资为240万元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落地,在中兴街道领导下,积极对外寻求企业入驻,希望以盘活闲置资产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当地干部多方奔走,四处协调。最终成功在此处改建、兴办起农家乐。
闲置校舍摇身变成集餐饮、民宿、旅游于一体的农家乐。如今的红星院子,村庄美丽、人居和谐,吸引不少顾客前往游玩。
据负责人魏刚介绍,红星院子采取“集体经济+公司”“项目资金+社会资本”的经营模式,于今年7月1日投入试运营,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还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这是印江自治县盘活闲置资产的又一举措。“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利用闲置校舍、厂房、荒地等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将‘空、破、闲’打造为宜居、宜业、和美的农村新貌。”中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闲置厂房、闲置校舍出路在哪里?印江自治县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盘活用好闲置资产,乡村换了新颜,群众脸上也挂满笑容,有效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