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许多地方的辣椒采收旺季已落下帷幕,而在罗甸县红水河镇相亭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露天生长的辣椒“树”上挂满了青翠饱满的秋延晚辣椒,村民穿梭在田间,忙着采摘、分拣、装运。
“基地主要是以线椒、皱椒品种为主,皮亮清香。最近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辣椒长势很好,一天能采摘1000多斤。现在已经采了1.7万多斤,销售收入4万多元。”罗甸逍雄蔬菜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大贵说。
今年,在长沙积累了10多年蔬菜销售经验的林大贵,回到家乡罗甸创业,发展蔬菜种植。在贵阳市96万元专项资金与罗甸县的支持下,林大贵将一片荒地打造成充满生机的蔬菜基地。目前,基地正在建设3个150立方米高位水池及水肥一体化设施,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产出辣椒330吨,收益约170余万元。
罗甸地处低热河谷地带,夏季炎热,冬春温暖,水源好,热量充足,土壤地力好,素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种植秋延晚蔬菜。
沫阳镇访里村同样尝到了秋延晚蔬菜的甜头。
11月22日凌晨5点,在访里村秋延晚鲜食糯玉米基地里,村民黄光友和朋友们早早忙碌起来,摘玉米、装筐、上秤、计数、装车,一直忙到上午10点。在最后一筐玉米搬上车后,黄光友擦了擦汗笑着说:“错峰上市价格很不错,玉米批发价可以卖到2.5元一斤。”访里村种植的300亩鲜食糯玉米,每亩产量1800余斤、产值近4000元。
“我是广西的蔬菜收购商,我们要的玉米多,你们玉米的价格是咋算的……”随着玉米成熟上市,访里村党支部书记罗圣三每天都能接到30多个有意向收购玉米的电话。眼下,基地里前来收购玉米的车辆也是络绎不绝。
近年来,访里村通过大力发展早春蔬菜、水稻、秋季玉米“三季轮作”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既满了群众的“米缸子”和“菜篮子”,又鼓了群众的“钱袋子”。
数据显示,罗甸县比贵州其他地区平均每天多出近两小时的光照时长。正是充裕的阳光,让秋延晚蔬菜能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也让罗甸成为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持续为群众增收致富加码。今年,罗甸县共种植秋延晚辣椒2000余亩,预计产量40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实施500亩鲜食玉米单产提升示范推广,预计产量100万斤、产值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