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幸福无“微”不至

——玉屏以“三微”发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葛永智

曾经,搬出深山,住上新房,是很多大山人穷其一生难以实现的梦想。

广厦千万间,“搬”得幸福来。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的玉屏自治县,“十三五”期间,共有6207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穷窝窝”,住进了窗明几净、配套齐全的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

不只“挪个窝”,更要“铺好路”。“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实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才是关键。近年来,玉屏自治县聚焦居民切实利益,以“微”字发力,把“微实事”逐步落实为搬迁后续扶持的“大亮点”,真正让群众幸福无微不至。

微工厂拓宽就业路

11月5日,在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玉屏合福欣包装装潢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搬迁群众万双竹和多名新市民一样,正忙着做礼盒底子、折盒子、粘胶、贴内盒装饰、打包装箱等工序。

玉屏合福欣包装装潢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成立并入驻康华社区,主要生产制作各类水果、食品、药材的包装礼盒,目前生产的10种类型不同的食品包装礼盒,销往广东、云南、湖南等地。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谈起现在的新生活,万双竹满是感激。她说,以前在老家都是种地,家庭开销只能靠外出打工。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2018年,万双竹一家在轿车的汽笛声中,搬到了玉屏康华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楼上住人,楼下就业,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万双竹说,为了让搬迁群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政府将企业的扶贫车间引进安置点,帮助大家就业。她现在几十秒就可以包装好一个纸盒,每月工资差不多3000元。

眼前的生活是几代人的梦想。“搬到安置点以后,住上了新房子,医疗、教育有了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30多名搬迁群众成为合福欣包装装潢公司的员工。

近年来,玉屏自治县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将群众增收作为重中之重。针对搬迁群众的不同需求,按照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为主抓手,建立了人力资源公司,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组织劳动力外出就业;针对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搬迁群众,采取在9个安置点建立不同的微工厂,确保实现一户一就业。

要想稳得住,就业是关键。为拓宽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玉屏自治县还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在各安置点开展电工、挖掘机、厨师、家政服务、刺绣、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技能。

都是国家扶贫政策给了我们一家幸福生活的希望,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生活,感染孩子,让他们知党恩,跟党走,长大了回报社会。搬迁群众万双竹的言语间,充满着对党的感激之情。

数据显示,玉屏目前在搬迁对象劳动力家庭1363户2982人中,就业劳动力有1363户2848人,就业率达到95.51%,全面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微田园续写乡土情

每天下午三四点,皂角坪街道野鸡坪村飞凤家园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微田园”里,蔬果飘香,绿色满园,处处欢声笑语。

“只要种得好,不用去买菜。”新市民龙君朝说,种的都是一些应季的蔬菜,像豇豆、辣椒、小葱、萝卜和白菜等,一家人根本吃不完,还经常赠送给邻居。

2016年,龙君朝一家5口从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搬迁至飞凤家园安置点,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新生活,不仅距离县城近了,孩子的教育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一下子离开了,就像跟老朋友忽然断了联系,心里面总是挂念的。”搬出来后,虽然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龙君朝心里面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近年来,玉屏自治县通过盘活安置点周边闲置土地资源,探索建立“扶贫微田园”让荒废地变菜园地、菜篮子变钱袋子,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按照县级统筹、乡镇主建社区管理、农户参与的“四级共建”原则,成立“扶贫微田园”工程建设专班,由县委领导领衔推进,定期研判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统筹项目建设中人、财、物等资源保障供给。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微田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乡镇建设标准,明晰安置点乡镇主建、部门协作、社区主管的全流程责任链条,建立“督考评”联动机制,确保“扶贫微田园”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快速高效推进。

同时建立“农业部门推介品种、农技专家蹲点指导”机制,选派92名农技专家定点开展种、防引导及后续管护培训,指导搬迁农户采取间作、套种、轮作技术,多层次、多作物立体种植优质绿色蔬菜,在提高农作物产出率的同时提升土壤肥力,确保“扶贫微田园”四季常绿农户餐桌四季有新鲜蔬菜。

“根据平均划分,有种植意愿的新市民都分到一块地。”龙君朝说。从农村一步跨越到城里,难舍土地情结。没搬迁前,大多数群众都以种植水稻为生,原有的社会关系被剥离后,难免产生“失落”;如今角色回归本质,从事田间劳作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在劳动中增进了交流与沟通。

微田园建好还需管好。玉屏充分发挥搬迁点社区(村)党支部的主导引领作用,以“打破隔离、互通共融”为目标,以搬迁点楼栋为单位、党小组为纽带,成立“扶贫微田园”联护小组,将楼栋党员、群众吸收进联护小组,通过党带群、强扶弱,促进党群“联姻”,共同开展农事生产、田园管护、农具维修等工作,形成“资源互补、劳力互补、共同提高”格局。

微田园不仅满足群众种植所需,还成为安置点里最美的一道风景。平溪街道康华小区的居民刘国仙经常带着孙子在康华微田园里散步。“我住这附近,这里空气好,偶尔还能买点新鲜小菜。”

种下的不只是蔬菜,更像是一把打开幸福和快乐的钥匙。用微田园留住搬迁群众的乡愁,解决搬迁群众的“菜篮子”问题,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向新市民转变。目前该县9个安置点立足既有的土地资源规划,实现了各安置点微田园全覆盖。

微课堂逐梦助成长

11月6日,在玉屏自治县新店镇丙溪村“四点半课堂”里,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干净整洁。书柜上文化类、历史类、种植类、科普类、漫画类各种类别图书更是琳琅满目。

几个孩子正安静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认真地看书、写作业、互相探讨知识,小小的微课堂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在这里,不仅充实了我们的校外生活,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让我们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丙溪小学学生吴佳俊说。

丙溪村“四点半课堂”2019年建成使用,内部建设了开放式读书大厅,共有各类图书1万余册,并配备了两名图书管理员,除了日常工作,还帮助辅导孩子学习。

近年来,玉屏本着关心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想法探索“四点半课堂”,最大限度解决留守未成年人无人看管及课后教育管理难题,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阵地,将搬迁安置点志愿者的庞大力量充分利用起来,给这群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关心爱护。

据介绍,“四点半课堂”根据志愿者老师和社区工作者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每日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志愿服务。

老师们与孩子们谈心交流、一同阅读、一起做游戏,倾听他们在学校遇到的烦恼,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快乐,同时开展课业辅导和素质教育,不仅使孩子们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还为孩子们的多彩童年增添了色彩。

作为玉屏最大的搬迁安置点,康华社区在读学生有4000余人,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在附近的工厂务工或忙着做生意,学生的课后管理、学习辅导问题成了康华社区居民们的实际困难。

为切实解决问题,康华社区立足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四点半课堂”,并将图书室、科普园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多功能室“一体化”组建青少年活动空间,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开展多样化课外服务活动,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阵地”建在家门口。

“志愿者为学生们辅导课后作业,开设兴趣辅导班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了安置点青少年放学后、寒暑假的空窗期,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弥补了青少年无人辅导的困境,解决了移民搬迁家长的后顾之忧。”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姚娟说。

康华社区“四点半课堂”目前有学生35名,课堂老师主要围绕兴趣引导、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社区群众姚香妹感激道:“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低,辅导不了学生,这些老师带学生带得好,把学生送到这来,我们放心。”

在康华社区“四点半课堂”教室白色墙上有很多贴纸,上面写着孩子们的愿望,有的写着想给妈妈分担家务,有的写着想考100分,有的写着希望自己成绩进步、家人健康……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解放军,这样就可以保护大家!”小朋友罗瑞杰五年前和父母从农村老家搬到康华社区。来到城里后,爸爸去了大龙开发区务工,妈妈在社区开了家便利店,“四点半课堂”成了他交朋友、学习的固定场所。

从课业辅导到兴趣培养,从青少年康乐活动到寒暑假社会实践,从挖掘儿童潜能到培育志愿者队伍……玉屏将学、教、娱、管融于一体,让青少年在“四点半课堂”中健康全面成长。

--> 2023-11-28 ——玉屏以“三微”发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10352.html 1 幸福无“微”不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