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融媒体中心 吴昌连 杨家孟 摄影报道
11月22日清晨,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菊花园里种植的菊花已经盛开,处处花香萦绕,沁人心脾。
晨光熹微,但已有不少居民借着朦胧的天色穿梭在菊花园中采摘黄灿灿的花朵。在大家看来,菊花盛放,不仅扮靓小区环境,也为社区劳动力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
近年来,剑河县以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公共服务为抓手,以搬迁群众后续权益保障为重点,扎实推进搬迁后的各项工作。
幸福社区是剑河县的四个易地搬迁社区之一,有1600多户搬迁群众在这里安家。新市民在新家如何拥有归属感?社区有“秘籍”。
“居民们大多来自乡村,拿惯了锄头。为了延续大家对土地的情感,社区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盘活辖区里的荒地,一部分成为中药材种植基地,一部分规划成微田园。”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万胜军说。
这时,陆续有居民提着装满花朵的篮子来称重。接下来,分拣、晾晒、装袋,一系列初加工将保证菊花订单收购的品质。
“现在是盛花期,每天多的时候基地里能有50余人参与采摘,务工费每公斤4元。”万胜军说:“从栽种到管护、采摘,每年能累计带动2000多人次就业。”
菊花园仅是社区12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一角。
“目前基地已全部种上菊花、芍药、鸡冠花等中药材,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组织方式,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社区劳动力收入。”万胜军说。
菊花园里,大家还在忙活着。随着日头慢慢升高,雾气渐渐淡去,幸福社区耸立的高楼与阡陌田园尽显眼前。
群山中十余栋深咖顶、浅咖墙的高层房有序排列,中间环抱着几百亩格状田地,既有黄色的花园子,也有绿色的菜园子。
这些菜园子,就是社区为居民们准备的微田园,共380余块,已全部分配到居民手中。
“现在种的是白菜,还准备种葱、萝卜。住楼房,还能下地干活,我很满意,一天要来地头看好几次。”
自从分到一块菜地,幸福社区居民吴承龙成了大忙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菜园里捣腾他的“宝贝”。前段时间刚撒下的白菜种已经冒出嫩芽,他的脸上喜滋滋的。
邻居田井慧笑着接过话茬:“菜园里看上去绿油油的,花园的花闻起来香喷喷的,每天出门都开开心心的。”
田井慧能体会到,社区里的花园子、菜园子,不仅绿了家园,也解了大家的乡愁。
社区楼外到处田园风光,楼里同样有乾坤,社区盘活楼栋里的闲置空间,设置成一个个小车间,成为拉动居民增收的另一个产业。
幸福社区一直致力于引进帮扶车间,目前已建成藤编厂、手套厂、食用菌种植等六类车间和产业基地,解决2300余人的家门口就业问题。
“在这里上班非常方便。”藤编厂里,社区居民姜通梅抽出一根藤条,按照经纬线,用工具熟练地编入绷床上的指定点。她认真地不断重复操作,一床藤席逐渐成形。
“每月3000多元工资,家里又能增加一笔收入。”对于社区提供的就业机会,她很珍惜。
对于姜通梅而言,楼上是住房,楼下是工厂,自己已经找到社区生活的支点。
对于幸福社区而言,城中有房,门前有园,楼下有厂,已经成为居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产业有成效,就业有着落,精神有寄托。幸福社区让闲置资源重现生机,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果,让搬迁群众归属感不断加分,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仰阿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吉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