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职业教育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理想信念更笃定、道德情操更高尚、扎实学识更丰富、仁爱之心更赤诚,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定职业教育的类型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从法律地位上予以确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分子,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不断彰显。鉴于此,职业院校教师要树立对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文化的正确认知和认同,把握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这是职业院校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前提,也是职教自信视角下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基本内容。
坚定教育强省的职教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先手棋,先后出台《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和《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全面构建起贵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全省职业教育发生了历史性、格局性变化。从2021年起,每年新增5亿元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建设,为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实践证明,抓好职业教育不但能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还能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教育发展大背景下,职教老师要积极融入技能贵州和乡村振兴的社会大环境,讲好职教故事,唱响职教声音。
坚定师德师风的自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所在。立德树人不仅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功能和立校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学校要为教师成长“搭台子、扶梯子、铺路子、定位置”,营造讲政治有信仰、讲规矩知敬畏,有爱心懂感恩的良好氛围。全体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恪守职业“底线”,严守行为“红线”,真正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筑梦人”“引路人”“系扣人”和“大先生”。
(作者为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