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强 邹家文 刘振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唯物辩证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内在规律和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坚持系统自然观和统筹治理观。生态环境的普遍联系状态,决定了治理主体的多方协作、治理手段的多管齐下、治理对象的统筹兼顾,以及对治理目标的全面把握。首先是生态治理主体之间的多方协调。从国内层面看,应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协同治理局面;从国际层面看,要调动各国政府、企业等力量,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力量。其次是生态治理手段的多管齐下。要采取包括行政、立法、市场、教育、科技等多种手段,从而实现外在约束、自我约束、资源配置,以及人类科技最新成果的有机融合。其三是治理对象的统筹兼顾。必须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统筹治理,才能找到根本出路。最后是治理目标的多元统筹。概言之,生态环境各要素密切联系的特点,决定了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以及治理目标的多元配合。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坚持创新性原则。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就是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就要求我们从其来龙去脉中把握任何一个事物。我们必须借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同时,在当下制定生态保护战略时,我们必须具有前瞻性眼光,顾及子孙后代,推动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将创新性原则贯穿于生态治理过程中。事物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制度、科技,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现新问题,采取新办法,解决新矛盾,寻找新出路。
遵循对立统一规律。首先,我们应认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问题和生态环保问题是完全可以兼顾的。山高沟深路远的地理条件似乎成了一方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风景秀丽且有利于种植业又可转换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我们应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在城市建设中,建设与发展、速度与质量、眼前与长远等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可重视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再次,不仅应看到矛盾的普遍性,还应该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在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在同一目标下,各国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质量互变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人类的地球家园是在漫长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许多生态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以至于人们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治理是千秋大计,其好转也需要从量变入手,久久为功,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分别为:遵义师范学院、中共务川自治县委。本文系2023年度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3GZGXRW15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