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合春)近日,走进位于红花岗区深溪镇的维国矿山修复区,一棵棵迎风挺立的桂花树、一墙墙翠绿盎然的爬藤网、一片片向绿而生的植被,让这里生机盎然。
“以前这里山体破碎、尘土飞扬,周边是深坑边坡和裸露的山石,遇上极端天气,极易出现山石滑落与滑坡,存在安全隐患。”维国矿山修复区负责人汪维国说。
据介绍,该修复区原是遵义市维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矿山关闭后又进行石粉等来料加工,因多年的开采加工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19年,红花岗区启动维国矿山修复。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拆除了厂房设备,运来耕作土进行填土补坑,随后在40亩的修复地里放置营养包、撒上草籽、栽上近1000株桂花树;在裸露的石壁挂上藤网、种上悬挂性的植物,让其顺藤生长,并安排专人进行养护管理,保证树木花草能健康生长。
“我每天都会在修复区里走走看看,发现有枯枝坏枝就及时修剪,发现有野生藤网将桂花树缠绕压弯时,我会将藤网撕开并把桂花树扶正。同时也会根据季节天气和草木的生长情况,适时地进行浇水施肥,保证草木长势繁茂。”维国矿山修复区工作人员汪山强说。
通过4年的复绿治理,这片昔日荒凉的矿山完全变了模样,各种灌木、乔木生长茂盛,连鸟儿都开始在此筑巢。看着昔日的矿山向绿而生、蓬勃发展,汪维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红花岗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的原则,实施分类施策,于2019年积极推进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工作,编制矿山复垦复绿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采取原有采矿权人自行修复为主、政府投资修复为补充的方式,对全区38个矿山进行治理修复,目前已完成治理恢复面积77.1公顷。
红花岗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会探索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机制,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